首 页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设置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主题色
黑色
快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社会
旅游
娱乐
时尚
健康
生活
科学
教育
搜索
热搜:
中国银行东
在2025全球
沃尔沃全新
8月制造业P
海南发布台
扣非净利润
《芬芳喜事
浅蓝色的包
科学
小型装置探测到罕见中微子散射效应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的研究团队,仅用一个质量不到3公斤的小型探测器,成
查看:23
2025-08-01
周知!暴雨、水灾后,这5件事情要注意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赵方园)7月以来,全国多地进入“多雨+高温”的叠加模式。河北、内蒙古多地出现破纪录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高温、高湿环境和积水污染,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传播。 水灾后,受灾区域首先要预防
查看:25
2025-08-01
别再冤枉鸡蛋了,元凶是饱和脂肪
一项全球首创的研究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对鸡蛋的误解: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水平。真正
查看:26
2025-08-01
全基因组研究解码口吃根源
口吃跨越不同语言和血统,影响着全球约7000万人。过去,许多人认为口吃能够通过自主控制来改善。但数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口吃
查看:26
2025-08-01
晒背晒进医院 跟风网红养生搞不好会要命
晒背晒进医院 断食引发晕厥 过度锻炼致急性肾衰竭 跟风网红养生 搞不好会要命 眼下正值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断食辟谷排毒素”等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的网红养生法热
查看:22
2025-08-01
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
中新网7月30日电 “软化血管”通常被用来描述延缓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曾有人提出红酒中的白藜芦醇等成分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但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极低,可能需要每天喝上百瓶红酒才能达到实验中的有效
查看:23
2025-08-01
动物改变地貌的能力不容小觑
撰文|科迪·科捷(Cody Cottier) 翻译|张宇哲 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变化:板块碰撞并隆起形成山脊,从山脊滚落的巨石被冰川碾碎,沙尘再被风、雨和河流带到海中,最后成为海底的沉积物——这些都是我
查看:32
2025-08-01
看起来没那么“油”却隐藏着很多能量 减重要学会科学地吃
减重营养两不误该怎么做|科学减重一起来 “管住嘴”要学会科学地吃 管理体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而合理均衡的营养摄入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所以,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将管住嘴简单理解为不吃或少吃,而是要通过
查看:26
2025-08-01
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针对当前公众关心的诸多蚊媒传染病防治热点问题,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作出权威解答。 热点一:什么是蚊媒传染病? 答:蚊媒传染病指的是
查看:48
2025-08-01
癌细胞有“自毁密码”,科学家找到启动“钥匙”
近期,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名为ASO-1570的药物,实验显示它可成功激活肿瘤细胞的“自毁密码”,迫使肿瘤停止生长,目前这款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 撰文 | 李静慧(清华大学医学院) 癌症之所以难治,很大一个原因是
查看:35
2025-08-01
进入中伏,人体有这“两怕”,不得不防
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 中伏(10天):7月30日~8月8日 今年的三伏天来得晚且时间短 中伏仅有十天 身体要面对的挑战也更大 今天是中伏第一天 人体有这“两怕” “一怕”寒邪、“二怕”病 中伏养生为什么推荐你吃面
查看:34
2025-08-01
防蚊产品该怎么选?医生:认准“三证”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经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备受关注。如何有效防蚊?被蚊子叮咬怎么办?昨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医生,她们进行解答。 优先选择无刺激驱蚊产品
查看:35
2025-08-01
冷中暑:冷热交替导致血管痉挛
不久前,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26岁的患者,她曾连续数日在空调房熬夜写论文,直至上课才外出。不久,她便头晕呕吐、浑身无力,还出现手指发麻的症状。该院急诊科主任高宇飞介绍,此患者长时间身处空调房,突然
查看:27
2025-08-01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答: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1952年,该病首次在非洲东南部被发现,后播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目前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2008年,我国首次发现输入
查看:26
2025-08-01
防治肝炎,这些知识你了解吗?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肝炎有哪些类型?病毒性肝炎可以治愈吗?如何预防肝炎?关于肝炎防治的这些知识,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
查看:28
2025-08-01
如何判断是否中暑?怎样避免中暑?专家解答
国家卫健委7月2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 会上,有记者提问,大暑时节户外气温比较高,如何判断是否中暑?应该怎样避免中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表示,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
查看:27
2025-08-01
“儿童肿瘤之王”该如何尽早发现?
5岁的乐乐(化名)在洗澡时,妈妈发现他脖子上有个小疙瘩,原以为就是常见的淋巴结肿大,可去医院检查后得知,是癌细胞已经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和骨骼,确诊为四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医生提醒,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查看:34
2025-08-01
出汗能排毒、祛湿?夏天这4个部位出汗多,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夏天温度高,人体更易出汗 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湿吗? 为什么夏季不建议你“大汗淋漓”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头汗、手足汗、劳心汗、鼻汗 出汗多喝点什么好? 01 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湿吗? 出汗即皮
查看:27
2025-08-01
预防基孔肯雅热,做好这三点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社会高度关注。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大家无需恐慌,做好灭成蚊、清积水和防叮咬,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如何识别? “基孔
查看:40
2025-08-01
致死率高达70%!警惕“藏”在积水里的传染病
7月27日,“鼠尿病”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热议。 每年汛期,尤其是洪水过后,这种“藏”在积水里的病都会进入高发期,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什么是“鼠尿病”?有何典型症状?汛期降雨频繁,此病该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
查看:41
2025-08-01
研究发现最长的生长季拥有最少的木质部细胞生长量
7月3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副研究员张亚玲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现了最长的
查看:51
2025-07-31
2025罕见病家庭“融合陪伴之旅”启幕
7月26日,在长沙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10岁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吴思陈从中信湘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林戈手中郑重接过
查看:51
2025-07-31
第十届(2025)科学数据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7月29日,第十届(2025)科学数据大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本次大会以“科学数据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科学数据在赋能全球可持
查看:70
2025-07-31
深圳理工大学联合共建未来太空医院
7月27日,深圳理工大学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就共建未来太空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徐志明与
查看:47
2025-07-31
盲目追求高“深造率”为何错了?
卢晓东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 ? 近日,《高等理科教育》杂志2025年第3期刊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邬大光《如
查看:80
2025-07-31
25133
首页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日榜
周榜
月榜
多孔钽金属植骨临床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
新型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
第二届信息与智能国际会议在西安举办
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青岛亮相
黄河流域未来农业碳减排工作应重点关注高排放地区
《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发布
首套全国产化硅光芯片“工具箱”发布
同济医院成功实施微创植入国产人工心脏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添加大量防腐剂、营养物质完全消失……这些有关预制菜的流言是真的吗
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可能是心衰早期信号 高危人群需警惕
可防不可治,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可怕在哪儿?
北交大交通运输科学馆焕新开馆
绿色技术转移转化AI助手亮相,绿色低碳创新论坛在沪举行
专项答题丨庆丰收 食满仓
这种常见食材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还能防癌
北京交通大学举行第十届国际文化节
2025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学术交流大会召开
为“绿色科技创新”绞尽脑汁,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拜耳公布帕金森病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进展
第十一届行动学习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开幕
“同济”号、蛇形机器人……同济19项成果亮相工博会
浙农林大周国模教授:从竹林碳汇开拓者到科学传播领路人
湖南益阳将布局卫星检校场
南南合作2025气候投融资专题研讨班开班
美呼吁“恢复黄金标准科学”,为政治干预科学打开大门?
赶作业急出“碱中毒” 一招学会“纸袋呼吸法”
“科学与和平——钱学森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展览开幕
长隆“新生”黑带卷尾猴搬入“快乐森林”展区
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2025年会在新疆召开
研究发现感官“共病”致认知障碍,嗅觉是警报器
研究发现糖尿病共病高血压显著加剧认知障碍风险
爱思唯尔—北京科技大学学术日活动举办
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举办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全球第一大创新集群
科学最热文章
这种常见食材有助于延缓大脑衰老,还能防癌
不累还能“暴击”脂肪,这种运动不知道就亏大了
2025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同济医院成功实施微创植入国产人工心脏
首套全国产化硅光芯片“工具箱”发布
《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发布
黄河流域未来农业碳减排工作应重点关注高排放地区
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青岛亮相
第二届信息与智能国际会议在西安举办
全国首个羊产业垂直大模型发布
新型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
多孔钽金属植骨临床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