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近年来,安徽泗县将“六尺巷”文化基因嵌入乡村治理密码,结合本地实际,深度借鉴、灵活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出一条“四心四解”(真心解忧、用心解题、公心解气、暖心解困)工作法治理新路径,并作为2025年县委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统筹推广实施,在泗县广大乡村书写新时代“六尺巷”佳话。
真心织牢解忧网 听声解语枝叶情
织密联心网格。合理划分农村地区小网格,以10-20联户为最小单元,细化网格配置,延伸“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化服务触角。将服务联勤、治安联防、矛盾联调等纳入“一网统揽、一员多能”的网格管事格局,联络党群“一家亲”。运河街道网周村创新“网格+派单”模式,通过“一码通办”小程序,实现“扫码上报-接单受理-派单交办-结果反馈-跟踪回访”闭环链条,网格员们用“线下双腿”兑现“线上承诺”,跑出听民声、解民忧的“加速度”。
开通解忧热线。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包村班子成员、村书记等“头雁”担当作用,确保电话服务“不打烊”,时刻倾听群众诉求、紧密连接群众心声、耐心回复群众心事。大路口镇河平村党组织书记魏峰为化解村内涉众性、历史性问题,24小时不关机,总是第一时间作出承诺、上门排忧,逐步实现全村信访矛盾归零,以“河平安澜”率先树立“头雁解忧”良好典范。
筑牢民意阵地。依托镇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倾听民声、排解民忧、化解民纷的“会客厅”,做到“进门一杯茶、记录一本账、承诺一口清”,让群众“事有处说、怨有处发、结有人解、心有所依”。
用心议好民生事 破解治理难堵点
党组织精准“领题”。构建人民建议征集“线上+线下”双通道,线上搭建网格微信群、乡村特色治理小程序,线下开展网格走访、值班听事,广泛收集建议诉求,并由村“两委”统一梳理,筛选出群众关切度高的高频诉求和操作性较强的可行建议,作为议题纳入协商办理范畴。
屏山镇大李村开展“胖板凳会”议事活动现场。
议事会合力“破题”。推广运用城区“围楼夜话”经验,开展“虹乡议韵”系列党群协商议事活动,将议事活动搬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村部广场,由村“两委”动员镇直相关部门、司法力量、村民代表、五老乡贤、志愿者等参与议事,结合党组织筛选议题集思广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探讨解决策略、协调利益矛盾。将能够化解的现场化解,复杂问题形成草案,纳入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由村“两委”全力协调处置,或报送镇党委统筹相关部门共同办理。
全流程闭环“验题”。结合村情实际,推动议事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该县泗城镇搭建“六事”议事会平台,通过“群众点事、组织定事、多元议事、规范决事、务实办事、群众评事”,实现问题收集到结果问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公心立信促和美 纾解群众大小怨
徙木立信树形象。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镇村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等落实开门教育要求,结合工作上门入户询访民情、查摆问题、承诺践诺,以公信力夯实群众基础。
公正调解舒民怀。将六尺巷文化和“听、辨、劝、借、让、和”六步工作法融入基层矛盾化解实践中,建立“查事实依据、查法律条款、查村规民约”与“核调解方案、核执行效力、核群众反馈”的“三查三核”双轨核查机制,打好“法律牌”“情感牌”“道德牌”三张牌,引导群众谦和礼让、平息恩怨、解纷止争。
亮分评比聚合力。推广运用积分制经验,完善“行为清单”“积分清单”“激励清单”三张清单,将遵约守法、家风和谐、邻里和睦等纳入其中,推行“积分兑换商品+先进人物评选”双重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亮分兑换评比活动,以“小积分”为中心,绘制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共建和美乡村“同心圆”。
暖心关怀聚民心 破除困境促振兴
刘圩镇“小小传红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小讲解员为参观濉河烽火园中小学生声情并茂讲解革命事迹。
微光成炬照亮生活。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学雷锋”“乡村振兴”等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全域覆盖,围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法治建设、帮扶慰问等中心工作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红耀江淮”、大路口镇“萤火虫”普法、刘圩镇“秦暖民心”“小小传红人”等多个特色志愿项目品牌,融合志愿微光为群众纾困解难、增添温暖。
今年大庄镇小宋梨园“梨花节”期间举办传承好家风文艺演出活动。
移风易俗解除枷锁。强化自治监督,完善全县187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广泛吸纳乡贤五老充实“四会”力量。树立典型示范,开展“零彩礼”“低彩礼”家庭集中表彰和故事分享,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群众共鸣。丰富宣传形式,打造“泗说新语”文艺宣讲品牌,通过“板凳会+演出”“送戏下乡”等活动,搭建“田地间”“家门口”的乡村舞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乡音土调讲好移风易俗故事,破除陈规陋俗思想枷锁。
产业帮扶倾心助力。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带着泥土气走访,写好真调研文章,联系自身资源、打破发展瓶颈,培育特色种养产业,不断增强联动带农内生动力,形成万亩金丝绞瓜、大庄镇小宋梨园、大路口镇山芋、粉丝、刘圩镇玫瑰花等多个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品牌,谱写县域乡村经济新篇章。(徐宝同)
本文链接:安徽泗县:“四心四解”书写乡村版“六尺巷”佳话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137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