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日前,记者从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区基层治理成果丰硕,“有矛盾找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金招牌”……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到错综复杂的劳资矛盾,曾经分散在各处的解纷渠道,如今都汇聚成综治中心这“一扇门”、“一个平台”。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系统化规划、集成化整合、精细化管理“三化同步”,构建起“一揽子接收、一站式化解、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管理”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实现群众办事解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坚持规划引领系统化,构建起一体化治理格局。大同区委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全区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程,由区委政法委牵头、7个职能部门参与的建设专班。按照“物理空间集中、功能融合叠加、服务高效便民”原则,区综治中心与信访局、劳动保障监察局同址办公,避免重复建设,以“一厅八室”为标准,设置6个服务窗口,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的一站式服务。
创新构建的“114+N”工作模式更是一大亮点。“一个中心”统管,把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等“多中心”整合为“一中心”;“一个平台”闭环,依托“一网统管”实现纠纷全流程线上处理;“四个功能”解纷,划分调解、仲裁等四大区域提供多元服务;“N个部门”协作,7家单位常驻、16家单位轮驻、12家单位随叫随驻,形成联动机制。此外,心理咨询室、指挥调度室等功能区,也为群众需求提供全方位保障。1015个网格互联微信群、“一网统管”平台、“智慧广播”“小鱼易连”调解系统、“数字城管”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更是让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推进资源整合集成化,打造出一站式服务平台。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明确各入驻单位8项职责任务,避免群众办事“多头跑”。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线下六大服务板块,线上网格员实时上报纠纷隐患。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6件。“法律明白人”轮值制度,每周为40人次提供民生领域免费咨询。整合多渠道数据资源,建立风险等级评估机制,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提前化解某乡镇9起土地流转潜在矛盾。实现机制建设精细化,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明确四步闭环流程,建立14项运行机制。以“外卖小哥胡某工资纠纷”为例,通过流程化管理,仅用半个工作日就解决问题。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以核心数据为指标,建立“周例会、月总结、季考核”机制,推动工作“比学赶超”。培育出和苑街道、高平街道、祝三乡等一批地域特色治理品牌,其经验在全区推广。自2025年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大同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7%,形成“一乡镇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这不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接下来,大同区将持续深化“114+N”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让综治中心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枢纽”和服务群众的“暖心窗口”,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链接:大庆市大同区:“三化同步”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137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甘肃宕昌:“党建+”赋能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下一篇: 深莞惠三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