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以来,兰州市西固区人社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工作,重点通过扩面提质、数字赋能、服务延伸等举措,着力破解民生保障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扩面提质强保障,筑牢民生公平底线
以促进社会保障公平为核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以实施“高质量参保提升行动”为抓手,重点围绕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多措并举推动实现法定人群“应参尽参、应保尽保”的全面覆盖目标。
聚焦灵活就业人员,严格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参保服务流程,努力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截至目前,西固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达3027人。
聚焦农民工群体,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联合发改、住建等部门动态共享项目信息,加强参保项目信息比对分析,及时排查漏保、未保等行为,为工程项目参保精准扩面提供重要依据。截至目前,西固区已有11个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覆盖农民工4524人。
数字赋能优服务,促进资源均衡配置
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业务办理系统“应接尽接”,促进数字人社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依托政务服务网和“甘快办”手机APP,将10个行政许可事项和136个公共服务事项同源发布、同步更新,确保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同时,针对群众跨省流动就业和城乡权益衔接的现实需求,西固区着力优化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经办服务。充分运用“甘肃人社”微信小程序、“掌上12333”、甘肃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等线上途径,不断扩大“跨省通办”的“朋友圈”,实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一键提交申请、实时查询进度,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切实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往返奔波难题。
今年以来,已成功办理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817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163人次,让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流动的劳动者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更加高效顺畅,使“异地办理”真正享受到“同城待遇”。
服务延伸达基层,扩大便民可及半径
不断拓宽服务路径,通过“部门联动+基层下沉”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全区的人社便民服务网络。
一方面,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西固区人社局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银行机构的沟通合作,利用政务服务中心、基层营业网点的平台优势,延展社会保障服务阵地。在办税服务厅开设“社保专岗”,为企业群众做好政策解答、缴费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将合作银行窗口引入人社服务大厅,群众可同步办理社保功能启用和金融功能激活;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将49个银行网点纳入社保服务网络,实现社保卡申领、挂失等8项业务“多点可办”。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基层力量。依托全区12个街道、69个社区基层公共就业(社保)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人社服务圈”。持续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组织工作人员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采取现场宣讲、入户走访、电话沟通、线上推送等方式,重点解读缴费档次、财政补贴、待遇领取等群众关心的核心内容,帮助居民能够“看得懂”人社政策、“算得清”养老待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4项就业创业服务和10项社会保障服务“就近能办”。
西固区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自运行以来成效显著,累计接待政策咨询28777人次,办理业务16374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8件,推动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就业创业需求、劳动争议纠纷等一批民生难题。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创新实践,率先启动三家社区分站,形成了“区级总站+社区分站”的联动服务体系。各社区分站精准对接老年人和特殊群体需求,提供远程指导和上门服务596人次,提升了惠民服务温度与质效。(郭炯)
本文链接:兰州西固:人社“直通车”织密民生保障网 破解群众急难事http://www.sushuapos.com/show-5-6054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