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纵览新闻记者田媛媛)在广西雪榕生物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每一根金针菇都要经历一场“成长考验”。5月20日,记者跟随“金融活水润八桂 活力乡村展宏图”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风团走进这里,目睹了一盆盆金针菇的“菇生”之旅,而这趟高效、智能的“生长旅行”,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金针菇的生命始于一个神秘的"营养套餐"——玉米芯、麦麸皮等农业下脚料,经过特殊配方调配,被装进专属的栽培瓶里。110℃的高温灭菌后,它获得了"出生许可证"。
随后,它们坐上“交通工具”将被转运至智能化厂房,进行培养。
20多天后,它被转移到最喜欢的"幼儿园"菇房,这里环境潮湿,但恰恰如此更有益它们成长。
过了些日子,金针菇们又要坐上“交通工具”开启下一段旅程了,它们被运送到在生育室,这里好像"豪华别墅"一样,专业设备24小时精准调控着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新风量。
经过50多天的精心培育,金针菇们终于通过了考验,从栽培瓶到包装袋,它完成了从菌菇到餐桌美味的华丽转身。
一路观察金针菇的生长,都离不开一条绵延到工厂各个生产线的“传送带”,也是金针菇们开启旅程的“交通工具”。
“智能化生产,让工厂运转更高效,而建设这样的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仅仅用时158天。”西雪榕生物总经理助理谢锦洪说,“这也得益于金融创新的强力支撑。”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但设施农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建设银行广西分行推出的“设施农业贷”破解了这一难题——将土地及地上生产设施纳入押品范围,并给予60%的抵押率,最终为雪榕生物投放6亿元贷款。
目前,项目已完成80%建设,4条生产线日产25万瓶食用菌,主要生产金针菇和杏鲍菇等菌种,年产值预计超20亿元,还带动了500多名村民就业。在包装车间,工人黄大姐正麻利地分拣金针菇。“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5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贵港的金融赋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不止于此。针对农业企业普遍面临的抵押物不足问题,当地创新反担保方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合格押品,并实现100%抵押率。
本文链接:“贷”动现代设施农业 揭秘从菌瓶到餐桌的“金融密码”http://www.sushuapos.com/show-5-5619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