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伴随黄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黄金骗局”加速蔓延,多地密集发预警,警惕“黄金梦”变成“破财劫”。
非法金融活动花样繁多
从各地发布的提示来看,不法分子诈骗手法多样。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发布的《关于警惕黄金经营领域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指出,近期,随着黄金价格波动,一些不法分子和不良企业假借实物黄金交易之名,违规开展“黄金委托”“黄金租赁”“黄金投资”等业务,涉嫌非法集资、诈骗、赌博、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扰乱经济金融秩序,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文章列举了3例黄金经营领域非法案例。
案例1:黄金珠宝经销商A以“黄金委托”为噱头,诱导消费者签订黄金实物购销合同,消费者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随后与第三方B(与黄金珠宝经销商A业务或股权关联)签订黄金委托合同,委托第三方B开展投资业务,承诺固定收益,到期后交还黄金或现金收益。
案例2:黄金珠宝经销商C以“黄金租赁”为噱头,诱导消费者签订黄金实物购销合同,消费者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随后与第三方D(与黄金珠宝经销商C业务或股权关联)签订黄金租赁合同,承诺固定“租金”回报,到期后交还黄金或现金收益。
案例3:黄金珠宝经销商D非法设立黄金交易APP,公开宣传“1万定1公斤”“低门槛、低投入、高回报”等假象,诱导投资者进行黄金线上投资交易。投资者仅需缴纳1万元“保证金”即可锁定交易1000克黄金(价值85万元),杠杆率可达80倍。如金价下跌1.2%将被强制平仓,投资者损失所有保证金。
“厦门金融”微信号发布的《关于防范黄金投资领域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提到,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部分不法分子打着“黄金理财”“黄金托管”“稳赚不赔”“零风险”“高回报”等旗号,诱导投资者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龙江地方金融”微信号发布的《关于警惕黄金投资领域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称,近期,随着黄金市场的热度攀升,不法分子通过门店以销售返利、延期交付、溢价回收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相关行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其隐蔽性强,广大群众容易上当受骗。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网站发布的《警惕黄金投资背后的“美丽陷阱”》提到,近年来,以“黄金投资”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频繁发生,不法分子利用黄金这一传统避险资产在公众心中的信任感,虚构“黄金托管”“延期交付”“生息理财”等所谓创新模式,以“保本高息”为诱饵,吸收大量公众资金。这些项目往往并无真实黄金对应或支撑,多是通过“借新还旧”维系资金流转的庞氏骗局,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巨额损失。此类骗局隐蔽性强、诱惑性大,尤其对缺乏金融知识的群体具有较强欺骗性,亟须引起广大投资者高度警惕。
文章发布的案例显示,2015年至2022年期间,山东青岛金某金行贵金属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刘某香及其女儿李某,在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以经营“黄金延期交付”为名,通过随机拨打电话、发放宣传单、举办客户推介会等多种方式公开宣传,承诺每月0.5%至1%的高额利息,诱骗公众在不提取实物黄金的情况下参与“投资”。该公司以此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超过4亿元。所募资金大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和本金,以维持骗局运转,其余资金被转移用于购买证券、保险产品、房产、车辆等个人用途,最终集资参与人实际损失逾2亿元。
该案经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刘某香、李某犯集资诈骗罪和洗钱罪,依法数罪并罚:判处刘某香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30万元。
认清正规渠道,远离“黄金投资”陷阱
“工行北京”微信号发文提示,真正的黄金投资不承诺收益,合法的商品交易不强推返利。凡是以购买黄金、珠宝等商品为名,通过拨打电话、召开推荐会、发放传单等方式公开宣传,诱导消费者放弃提货并转为收取高额利息,极有可能是非法集资行为。消费者应警惕“稳赚不赔、保本保收益”等话术,自觉抵制高利诱惑,拒绝落入高息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示,黄金投资领域非法金融活动花样繁多,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取钱财,请广大群众务必提高警惕。
首先要认准持牌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215号)规定,黄金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将受托的投资者财产投资于实物黄金或黄金产品的金融服务。各类黄金珠宝公司不具备此类资质,不能发起设立黄金资产管理产品。
其次要核查托管登记。对黄金资产管理产品投资的实物黄金应当进行登记托管,登记托管服务仅限金融机构和经国家批准的黄金交易场所提供,黄金珠宝公司及所谓的托管公司不具备托管资质,其宣传的“黄金托管服务”只是非法集资的幌子。
第三要采取合法方式。国内合法的黄金投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在正规金店或银行购买实物黄金;二是在银行购买黄金积存产品,客户可择机提取实物黄金或变现;三是在证券账户或银行购买黄金ETF,即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四是通过期货公司等正规渠道购买黄金期货合约。除此之外,其他多数投资渠道隐藏巨大风险。
最后要警惕高息诱惑。投资者应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稳赚不赔、保本保收益”等话术保持高度警惕,自觉抵制高息诱惑,避免陷入黄金投资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陷阱。(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警惕“黄金投资”“黄金理财”!多地提示风险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980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东南亚淘金路:美妆出海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丨出海观察
下一篇: 央行连续九月加量续作MLF 机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