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29日电 (魏薇)“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正加速突破可重复使用技术瓶颈,预计一年内攻克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核心难题,两到三年实现天基互联网,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推动太空旅游走向现实。”28日,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彭小波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接受中新经纬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对外发布。《建议》提到,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建议》还提到,实施产业创新工程,一体推进创新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彭小波说,他相信,和以往相比国家政策层面(对商业航天行业的)推动力度会更大。
作为国内民营航天领域的先行者,2019年7月,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遥一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入轨,成为中国首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民营公司;2023年11月至12月,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验证型火箭先后完成两次垂直起降(VTVL)飞行试验并验证了可重复使用技术。
在民营航天赛道,星际荣耀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以液氧甲烷发动机为技术核心,聚焦“岸边发射、海上回收”的重复使用火箭路线。
彭小波解释,重复使用技术是降低发射成本的核心,SpaceX通过猎鹰9号实现火箭回收,降低了发射成本,而星际荣耀的目标是在一年内突破液体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
未来商业航天如何改变普通人生活?彭小波表示,随着技术成熟,商业航天将逐步走进大众生活。
他介绍了三个具体场景:一是全球通信无死角,两到三年内,随着巨型低轨互联网星座建成,手机在野外、海边等偏远地区也能实现5G、6G高速通信,不再依赖地面基站;二是跨洲际旅行“小时达”,长期来看,火箭飞行器可能将跨洲际旅行时间缩短至几十分钟,比如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班目前通常需要12小时以上,而火箭动力的交通工具有望将这一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三是太空应用常态化,在五年左右,太空旅游可能逐步开放体验,同时太空制药、太空数据中心等新场景将落地,这些都将推动医疗、能源等产业升级。
不过,彭小波认为,民营航天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技术研发周期长,核心环节如发动机可靠性、回收精度仍需持续攻关;二是资金需求大,研发投入与量产爬坡需要长期资本支持。
“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等创新工具已有应用,但规模还不够大。”彭小波呼吁,更多“耐心资本”进入商业航天赛道。
“商业航天不是短期套利领域,需要资本陪伴企业渡过技术验证、市场培育的成长期。目前部分股东已展现出长期视野,我们期待更多产业资本等加入,共同推动行业跨越‘死亡谷’。”彭小波说。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本文链接:星际荣耀董事长彭小波:中国民营火箭企业正加速实现天基互联网http://www.sushuapos.com/show-2-1411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eSIM卡商用能带来啥
下一篇: 创纪录!美国男子接受猪肾脏移植近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