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大连化物所第25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星海园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七十五载,逐梦科学”,共有上万名公众走进大连化物所,参加这场“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大连化物所供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大连化物所建所75周年。本次活动从研究所过去七十五年的科技历程中,精选出16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成果,汇聚成一条“科学探索之路”。中国的第一桶航空煤油、煤炭的“涅槃”、最亮的极紫外光……一个个成果“闪现”到展点现场。每一位入园者都将收到一本“科学探索护照”,可以到依次各个展点盖章留念,深刻体会到大连化物所与国同行七十五载的光辉岁月。
“打卡”护照。大连化物所供图
“科学是什么?”随着问题的抛出,台下“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发言。在《科学是什么》演讲现场,大连化物所党委副书记梁波研究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别向现场观众介绍了科学在广义和狭义层面上的不同含义。本届公众科学日的“科学家面对面”活动采用“TED”演讲模式,演讲者聚焦于一个主题,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地带领观众进入科学的世界,并且观众可以现场提问,真正做到与科学家“零距离”交流。除了上述报告,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王峰研究员针对科学中的极限做了《追求科学的极限》的演讲,大连化物所太阳能研究部主任李灿院士做了名为《液态阳光》的演讲,大连化物所副所长黄延强研究员带来了名为《二氧化碳转化:助力打造“太空家园》的演讲。
报告现场。大连化物所供图
此外,大连化物所还精心准备了“光影剧场”。去年广受好评的歌舞剧《能源之书》限时“返场”,这是能源主题原创儿童科普舞台剧,演出人员化身“能源精灵”,呼吁大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该剧场首次还面向公众放映了《科技脊梁·张大煜》微电影。其讲述了建国初期,面对新中国石油资源匮乏的困局,张大煜先生以国家需求为指引,为创建我国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故事。通过该形式,生动展现了科学家背后的故事,让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以更立体、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舞台剧。大连化物所供图
在“科学之声”环节,六位青年科学家还带来了科普报告,用黑煤球也能造酒?飞秒激光给分子拍“电影?.....一系列“硬核”科普带领观众聆听科学的“声音”,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除了上述活动,大连化物所还首次面向公众免费发放两千份“大连化物所版”元素周期表,上面不仅详尽地列出了各种元素的基本信息,更通过生动有趣的视觉呈现,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元素的独特性质,易于儿童理解。
通过此次“科学探索之旅”,众多热爱科学的“大小朋友们”得以与科学家们近距离交流,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记忆。该活动目前已成为公众走进化物所了解科研前沿、探索科技奥秘、感受科学魅力的重要渠道。
本文链接:大连化物所公众科学日开启“科学探索之旅”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623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科学之“声” 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