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北京燕创慈善基金会主办、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房再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新希望·心同行-乳房再造“援”梦公益救助行动(以下简称公益行动)八周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2024年《柳叶刀》乳腺癌重大报告指出,乳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截至2020年末,5年内确诊乳腺癌的带病生存女性有780万人。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5.72万例,在女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占比为15.6%。
乳房再造手术作为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医疗技术层面。它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也是一个情感支持的过程,能帮助女性患者重建自信、治愈心理、表达情感、自我接纳,获得社会支持。
但在现实中,我国仅有约1%的乳腺癌患者选择了乳房再造。鉴于此,公益行动于2016年正式启幕。随后,国内一批从事乳房再造的医生加入此公益行动,并倡导将5月5日定为“乳房再造日”,寓意为让乳腺癌患者“无癌无忧,无缺无憾”。为进一步了解乳房再造对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重要意义,增进全社会对该技术的认识,《中国科学报》在活动现场采访了各位专家。
活动现场专家合影。(健科会供图)
公益行动发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副会长
栾杰:期待明年五月花开时再相见
最初做公益行动,是为了给患者减免一些费用。但后来发现,中国从事乳房再造的医生远不能满足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因此如何让年轻大夫尽快成长起来,是当前公益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7年间,我们的足迹遍布北京、昆明、合肥、长沙、杭州、济南等地,义务为许多需要帮助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乳房再造手术,努力实现“救助一批患者、传播一个理念、传授一项技术、培养一个团队、搭建一个桥梁”的目标。感谢各位专家这些年与我们风雨同舟,感谢一群“铁粉”源源不断地加入,希望大家共同把公益行动推向全国,希望明年五月花开时,我们能给更多患者带来真正的春天。
公益行动发起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
夏岑灿:无癌无忧、无缺无憾就是十全十美
2016年5月5日,该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时至今日我仍心存满满的感激,感谢栾杰教授对我的信任,感谢各位专家志愿者的倾情加入。与此同时,我们还倡导将 5 月 5 日定为“乳房再造日”,寓意为让乳腺癌患者“无癌无忧,无缺无憾”,其实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刚好是十全十美。让乳腺癌患者的人生十全十美,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志愿者加入公益行动,他们不辞辛苦地到全国各地授课讲座、普及技术,身体的疲惫并没有影响他们做公益的热情,旅途的奔波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的专业水准。投入这项公益行动,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一个字——“爱”。期待有更多人加入这项公益行动,让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激发出更多的“火花”。
全国政协委员、公益行动爱心大使、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悦悦:为乳房再造公益活动播撒温暖
每次看到栾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副院长栾杰)带着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志愿者,怀着公益之心,不辞辛苦奔波在各个城市播撒“光与热”,我都由衷地敬佩。当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乳腺癌患者不仅要遭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面对因乳房缺失导致的躯体形象受损问题。如果能通过乳房再造术“重塑”女性的美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我非常愿意加入这场公益活动,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尽自己所能为我国乳房再造事业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整形科主任医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房再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学庆:传承乳房再造事业,人才最重要
2016年的5月5日,新希望·心同行-乳房再造“援”梦公益救助行动启动,三年前的5月5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房再造专业委员会成立。在乳房再造这条路上,我们从未停止脚步。但如何把这项事业传承下去,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于是我们构想并实施了培养年轻人的计划——菁英计划,包括培训、授课、手术示教、比赛等板块。今年是菁英计划第三个赛季,我们革新了比赛形式,参赛者可与往届获奖者结为伙伴,共同备战本季赛程。这对年轻人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这是比赛,更是培养的过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有志于乳房再造技术的年轻医生加入进来,让这项事业源远流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腺综合整形科主任
刘春军:让“火种”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作为整形外科医生,我们都知道乳房缺失的女性患者因自卑抑郁心理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给她们暗淡的人生增添一点光彩。以前,科室轮转时我就观摩过乳房再造手术,但后来成为手术参与者、决策者,我才更加了解到这项技术的深刻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传递好乳房再造事业的“火种”,让它在一代代年轻力量的加入下“熊熊燃烧”,经久不息。
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主任
史京萍:营造传播理念、技术、爱心的和谐氛围
社会在进步,老百姓对乳房再造的知晓率和接受度在提高,但整体的普及率还是低,从业者和优质医疗资源都比较欠缺。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政策、医保、社会教育等。这些支持逐步到位,才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氛围和更多的机会。
乳房是女性一个重要的体表器官。乳房再造技术的要求比很多器官的修复都要高,它不只要补伤口,还要修形态。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爱心的和谐氛围,让有需要的患者知道上哪去就诊,知道我们不仅能做得到,还能做得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房外科教授
韩思源:乳房再造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有乳房再造的需求。只是以前由于宣传不足,乳房再造技术在公众间的知晓率很低。2016年该公益行动启动后,乳房再造技术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为了提高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我们还举办了培训班,通过理论教学、手术观摩、手术示教等帮扶基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而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乳房再造能够显著改善她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很荣幸参与到公益行动中,也希望它能一直办下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主任医师
李比:希望年轻一代接好乳房再造的接力棒
我国乳房再造手术相比国际起步较晚,目前从事乳房再造的整形外科医生也并不多。这项技术本身对医生的要求很高,所以公益行动集全国志同道合的医生之力,致力于推动对年轻医生的规范化、标准化培养。希望年轻医生肩负起责任,接好乳房再造事业的接力棒。7年来,该公益活动的成果有目共睹,我作为“前浪”无条件支持,也会继续积极出谋划策发挥余热。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特聘教授
穆籣:乳房再造应是乳腺癌治疗重要一环
乳房再造的前提是乳腺肿瘤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只有患者生存率高才有机会再造。所以我们要让参与乳腺癌治疗的团队都有再造意识,把乳房再造作为治疗中的一环,特别是负责乳腺肿瘤切除的医生,无论患者选择即刻重建还是延期重建,都要为其后续的再造留有余地。我们提倡精准切除和精准修复,在乳房再造的同时也关注上肢功能重建。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走到“源头”去,加入乳腺外科的治疗团队,和他们共同进行术前设计,同台为即刻乳房再造患者实施手术。所以乳腺癌患者不要恐慌,只要早诊早治,现在我们的技术不仅能治病,还能保形态、保上肢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科主任
穆大力:专家志愿者的坚守,使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该公益行动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些专家对乳房再造事业的坚守。正是凝聚了各位专家的“星星之火”,乳房再造技术普及率才越来越高。7年来,我国乳房再造技术不断创新,向微创化、精细化发展。但相比国外,我国乳房再造的患者比例仍较低,乳房再造技术要走的路还很长。未来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志愿者加入,让我们共同造福更多的乳腺癌患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主任
王喜梅:乳房再造彰显我们拾遗补缺的初心
在乳腺癌诊疗过程中,乳房再造处于下游。重视上游的筛查、诊断、治疗,才能给后期的乳房再造赢得时间和空间。但实际上,社会对乳房再造的知晓率很低,患者对乳房再造的认识还存在诸多的误区和疑虑。而这正是作为专家志愿者努力的方向——把专业的、全面的、规范的乳房再造技术推广开来。
去年,一位乳房再造术后半年的女性患者来到门诊随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她脸上洋溢的笑容、手机相册里在海边穿着比基尼的照片时,我知道,她已经回归了正常的生活。那一刻,整形外科医生拾遗补缺的初心得以完美体现。
作为新加入的第19位公益行动专家志愿者,我被出色的团队、给力的基金所感动、所吸引。未来,除了继续锤炼一支传承有序的乳房再造队伍,我更要将一腔公益热情转化为行动。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必定能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带来希望。
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研究室副主任
宋达疆:乳房再造让患者重拾美丽
其实,几乎每位乳腺癌患者术后都有乳房再造的意愿,但是碍于各种因素,她们中很多人选择了有所缺憾的生活。所以我们不只要关注乳房再造技术本身,还应该走到床边,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与她们共情。今天这些专家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毫无保留地分享过往乳房再造手术的经验和教训,让年轻医生、基层医生少走“弯路”,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国乳房再造水平,让乳腺癌患者重拾自信、美丽“乳”初。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付苏:乳腺科医生应与整形外科医生更好地衔接
如今女性对自我的要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越来越高。过去乳腺疾病患者觉得只要健康就好,现在她们不仅需要健康,更注重生活品质,所以寻求乳房再造的患者越来越多。一些患者会经历多地求医的过程,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还要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乳房重建的理念和技术,要让他们知道如何与整形外科医生更好地衔接,尽可能地用一次手术解决问题,这样患者才能免去多次手术的负担和痛苦。今年是我加入公益行动第二年。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我希望能在这里汲取营养,也愿意奉献自己的能量,给予有需求的女性更多力量。
本文链接:无癌无忧、无缺无憾,这项公益行动他们坚持了八年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606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妙!我国科学家为小麦注入“植物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