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
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正在运送皮划艇。受访者供图
9月2日,洪水退去一月有余,走进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街道两侧墙上黄褐色泥痕,仍静静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
7月下旬,承德持续遭遇强降雨,滦河水位骤涨,不断上涨的洪水,危及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村位于滦河南岸,河道呈‘C’形将村庄农田包裹,一旦发生洪水,全村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南山根村党支部书记段志朋告诉记者,7月26日傍晚,他接到上级防汛指挥部传达的暴雨预警后,立刻召集村“两委”干部商量对策,明确分工。那个雨夜,他紧盯水情变化,整夜未眠,就怕错过任何预警信号。
7月27日凌晨4时许,上游传来水情异常预警。“马上组织低洼地带村民转移到后山桥洞,各组组长分片负责,责任到人。”段志朋果断执行第一预案。天微亮,村“两委”5名干部与15个村民小组组长已全员到岗。
虽然水情异常预警拉响,但说服村民转移并非易事。南山根村与河道之间隔着农田、大棚和公路,不少村民心存侥幸。“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河水进村。”有个老人很固执,不愿转移。
“今年降雨量大,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您先转移,家里东西我帮您看好。”段志朋耐下心连劝带扶,终于将老人护送到高架桥下地势较高的临时安置点。
同一时间,村支委段金龙巡河时发现,一对父子还在位于河边的羊圈里抢救羊只,洪水已淹至父子二人的胸口。“快撤,快撤!”段金龙嘶吼着冲进齐胸深的洪水中,激流险些将他冲倒。他死死抓住棚架,奋力将仍在捞羊的父子往外拽。三人刚爬上岸,身后便传来轰然巨响,羊棚瞬间被洪水吞没。
“当时没想那么多,我是党员,遇到危险就得上。”事后提及此事,段金龙轻描淡写地说。
14时多,风雨骤然加剧,咆哮的洪水漫上村道,低洼处的院子已成水塘。段志朋当机立断启动第二预案:所有人向高速口集结,乘大巴去区实验中学安置点。
通往高速口的几十米长的坡路被雨水泡得湿滑难行,村里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大家互帮互助,搀的搀、背的背、抬的抬,接力转移村民。有人滑倒,立刻有几双手伸过来稳稳托住。
另一边,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仍在洪水中艰难跋涉,他们挨家挨户拍门查看是否还有滞留村民。直到20时,确认所有村民全部撤离后,村干部刘云侠才登上最后一辆大巴。“群众不走,我们就不能走,党员就得坚持到最后。”她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
此时,南山根村已是一片汪洋。因转移及时,全村880多名村民安然无恙。
三天后,洪水渐退,村民陆续返家,打响灾后重建攻坚战。重整家园的路上,村党支部依旧是村民的“主心骨”。段志朋穿着早已看不出颜色的帆布胶鞋日夜奔波,协调工程车清淤、组织消杀,查看灾情、安抚村民……而连熬3天几乎没合眼的段金龙,竟抱着救生衣在清理现场的大石上沉沉睡去。
党员干部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民段文树搬出储备的米面肉菜,支起大铁锅,免费为村民提供一日三餐。
风雨同舟,希望在前。这段时间,段志朋带领党员干部始终没歇脚,帮村民统计损失、提交救助申请、恢复生产生活。“只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咱就能把损失补回来。”段志朋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本文链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060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开幕 河北116名选手角逐全部赛项
下一篇: 石家庄和平路改造提升工程试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