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溃烂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损伤、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伤口愈合能力减弱等因素有关。糖尿病皮肤溃烂常见于足部,可能由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感染风险增加、皮肤干燥皲裂、局部受压摩擦等原因引起。
1、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或缺失。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察觉皮肤损伤或疼痛,延误处理时机。神经病变还会影响汗腺功能,使皮肤干燥易裂。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并定期进行足部感觉检查。
2、微循环障碍
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流灌注不足。局部组织缺氧和营养供应减少会延缓伤口修复。这类患者可能伴随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贝前列素钠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同时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
3、感染风险增加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同时白细胞趋化性和吞噬功能下降。微小伤口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表现为红肿化脓、渗出增多。临床常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配合创面清创换药。
4、皮肤干燥皲裂
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皮肤含水量降低,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足跟等部位易出现深裂口,增加病原体入侵通道。日常应使用尿素维E乳膏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碱性皂类清洁,修剪趾甲时防止误伤皮肤。
5、局部受压摩擦
足部畸形或鞋袜不适会造成持续机械刺激,形成胼胝或溃疡。常见于跖骨头、足跟等承重部位。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定制减压鞋垫,每日检查足底有无红肿。出现溃疡时需彻底清创,医生可能推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愈合。
糖尿病患者需每日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足部,发现破损及时消毒处理。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保持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抓挠瘙痒部位。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洗后及时涂抹保湿剂。定期到内分泌科和足病门诊随访,切勿自行处理严重溃疡。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戒烟限酒以维持血管健康。
本文链接: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溃烂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340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嘌呤低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篇: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