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变,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能进展至肾功能衰竭。
1、发病机制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高压状态,损伤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高血糖引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促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逐渐形成肾小球硬化。同时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会加速肾脏纤维化进程。
2、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泡沫尿、下肢水肿、血压升高等表现。晚期可能出现贫血、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部分患者会合并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
3、诊断标准
确诊需满足持续存在的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并排除其他肾脏疾病。主要检测指标包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可采用CKD-EPI公式计算。必要时需进行肾脏超声或肾穿刺活检。
4、治疗原则
基础治疗包括严格血糖控制,推荐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管理目标为130/80mmHg以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配合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8g/kg体重。
5、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尿微量白蛋白,建议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开始筛查。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每3-6个月检查尿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饮食上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补充α-酮酸制剂如开同等有助于减轻氮质血症。出现明显水肿时需要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建议在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本文链接:糖尿病肾病是什么?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150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促进甲状腺激素高的原因
下一篇: 糖化血红蛋白有多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