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严重肝脏疾病,可能危及母婴生命。该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
1、病因机制
孕期急性脂肪肝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脂肪酸代谢异常有关。线粒体功能障碍会使肝细胞无法正常分解脂肪,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部分患者存在脂肪酸氧化酶基因缺陷,这种遗传易感性在妊娠期激素刺激下可能诱发疾病。
2、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随后出现皮肤黏膜黄染、茶色尿等黄疸表现。部分患者伴有右上腹隐痛或胀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增高、凝血功能异常等改变。
3、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改变。超声检查显示肝脏回声增强,CT可见肝脏密度降低。肝活检虽能确诊但存在风险,临床较少采用。需注意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HELLP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4、治疗措施
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同时需进行重症监护,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肝衰竭患者可能需考虑肝移植。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5、预防监测
目前尚无明确预防措施,但定期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妊娠晚期出现持续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对于既往有该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密切监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孕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孕妇应重视妊娠晚期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管理和复查。日常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但避免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等指标。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都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可自行用药处理。
本文链接:孕期急性脂肪肝是准妈妈的健康杀手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100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常见的肝病是什么?
下一篇: 乙型肝炎的核心抗体阳性能接种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