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辅助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和减轻肝脏损伤等方面。常用中药包括茵陈蒿汤、苦参素胶囊、叶下珠制剂、黄芪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乙型肝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该方剂对乙型肝炎引起的黄疸、腹胀症状有缓解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抗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苦参素胶囊
苦参素胶囊主要成分为苦参碱,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其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反应,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慎用。
3、叶下珠制剂
叶下珠所含酚类成分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常见剂型包括叶下珠片、叶下珠胶囊,需连续服用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不宜突然停药。
4、黄芪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特别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能提高干扰素疗效,减少抗病毒药物副作用。使用前需做皮试,警惕过敏反应发生。
5、复方甘草酸苷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抗炎保肝作用,可降低乙型肝炎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所含甘草酸成分能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
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严格禁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中药治疗需配合规范的抗病毒方案,不可擅自停用抗病毒药物。出现恶心呕吐、皮肤黄染加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本文链接: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078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下一篇: 乙型肝炎抗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