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预防针需按照0-1-6月的免疫程序接种三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适用于所有未感染且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人群。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程序为首次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时接种第三针。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需完成首针接种,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还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成人接种前建议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确认无感染且抗体阴性后再接种。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硬结,一般2-3天自行消退,少数人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完成全程接种1-2个月后可检测抗体水平,若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需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要增加接种剂量或次数。疫苗接种后保护效果可持续多年,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日常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接触时使用安全套,医疗操作确保使用消毒器械。若发生乙肝病毒暴露,需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启动疫苗接种程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避免酗酒和滥用药物可减轻肝脏负担。接种后建议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接种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
本文链接:乙型肝炎预防针怎么打?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073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简述肝炎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下一篇: 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