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作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进博会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今年,拜耳作物科学在医药馆拜耳主展台和食品馆的种业展台“双展齐发”,带来了包括7个“中国首展”和8个“进博会首展”在内的众多创新展品和合作亮点。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胡梦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多年来,进博会是拜耳展示创新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拜耳深化本土合作的“助推器”,通过进博会,拜耳作物科学得以加快创新产品对中国农户的触达,在田间落地。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是大势所趋。胡梦影分析称,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日渐成为新常态,农户面临土壤问题、病虫草害频发等多种种植挑战,农业也肩负着环境保护的责任。这都驱动农业科技行业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转型。
展望未来,胡梦影表示,随着中国农业,尤其是生物育种玉米种业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市场潜力与价值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中国还展现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远见与决心,为农业创新创造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中国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21世纪》:进博会对挖掘中国市场机遇起到了哪些作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在拜耳作物科学全球战略中的位置?
胡梦影:多年来,进博会是拜耳展示创新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拜耳深化本土合作的“助推器”,通过进博会,拜耳作物科学得以加快创新产品对中国农户的触达,在田间落地,而这也都最终转换成对中国农户丰产丰收实实在在的助力。
今年,拜耳作物科学在医药馆拜耳主展台和食品馆的种业展台“双展齐发”,带来了包括7个“中国首展”和8个“进博会首展”在内的众多创新展品和合作亮点,涵盖作物健康品牌德来®、根域®守护品牌2.0、七大迪卡®玉米种子新品种及玉米种子新品牌农倍乐®,以及致力于本土可持续农业示范的梨树耘远农场等。
拜耳一直坚定看好中国农业市场的未来潜力。同时,中国也是拜耳作物科学全球关键市场之一。随着中国农业,尤其是生物育种玉米种业市场的发展,拜耳相信,中国的市场潜力与价值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21世纪》:拜耳作物科学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是如何布局的,以确保持续、稳定地为中国的农户和粮食安全提供支持?
胡梦影:“在中国,为中国”是拜耳作物科学在中国的承诺。我们深耕本土,坚持以创新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进行了一系列布局。
在作物保护方面,拜耳在中国建立了1座生产供应中心(杭州)、1个拜耳创新中心(丹阳),从生产、研发等各个方面,为支持本地化、定制化需求提供全链路支持。以杭州供应中心为例,在2025年初已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超3亿元人民币,为拜耳的创新农化产品快速惠及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搭建起“高速通道”。
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从事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种子处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制剂的生产和分装,应用自动化技术,构建更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农化供应链。
在玉米种子方面,拜耳合资公司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在中国拥有4个育种站、1个南繁基地,年测试小区数十万个,长期开展玉米新品种本土研发。同时,拜耳集团持续向合资企业注入育种研发体系,中种国际成立20多年来,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近15%。
《21世纪》:中国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你切身感受到哪些积极的变化?要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在华创新的活力,你认为在政策对接、产学研合作或创新生态建设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期待或共同努力的方向?
胡梦影:拜耳作物科学切身感受到中国相关层面的持续努力和为在华外企经营创造的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
今年拜耳作物科学全球领导层访问中国,拜访农业农村部时也深刻感受到这点。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在京会见拜耳作物科学全球总裁桑托斯时表示:“中方将坚定不移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农业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外资企业在华兴业创造优质环境。”
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例。2022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国家持续强化品种权保护和监管力度,有助于种业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与种业振兴。
拜耳期待国家进一步加强种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质性派生品种(EDV)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并且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拜耳合资公司中种国际也加强了针对自身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在过程中积极配合中国相关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与行业的共同努力。
此外,拜耳看到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展现出的中国种业市场的巨大潜力。拜耳期待尽早参与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为中国种业振兴与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21世纪》:在作物育种和新化合物研发等领域,AI正在极大地加速创新进程。这具体将研发周期缩短了多少?这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病虫害或极端天气有何战略意义?
胡梦影:面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作物保护等全球农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创新无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全球范围内,拜耳作物科学已在作物保护、种子与性状、数字化领域推出了众多优质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研发层面,拜耳正在运用AI和计算建模技术赋能的作物保护全新研发方式“拜耳农匙”(CropKey),更快、更绿色地推进植保产品研发,以满足农户的农艺需求以及对人员、环境安全的期望。
目前,拜耳正运用CropKey方法完善植保产品的研发管线,所拥有的新作用机理数量已突破十年前的三倍,持续为作物保护领域带来突破性创新。
基于这一创新研发方式及相关技术平台,未来十年,拜耳计划推出十款重磅创新产品,助力种植者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再生农业实践。
《21世纪》:当前,中国农业正同时面临“粮食安全”的底线要求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这为农业科技行业带来了哪些核心挑战与机遇?
胡梦影:60余年深耕中国农业,拜耳感受到中国在农业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成绩斐然:去年中国实现粮食产量连续21年增长,单产不断提升,粮食安全日益稳固;仅凭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为世界农业作出重大贡献;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等领域也进展迅速,成就显著。
另一方面,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日渐成为新常态,农户面临土壤问题、病虫草害频发等多种种植挑战,这为“粮食安全”的稳产丰收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农业也肩负着环境保护的责任。这都驱动农业科技行业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转型。
在政策层面,中国展现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远见与决心,例如出台种业振兴战略、加速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农业创新创造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在产业层面,创新加快驱动转型,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速,植保创新持续突破,数字化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在市场需求层面,农户对于专业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高效、低毒、绿色的作物保护产品需求持续扩大。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拜耳作物科学以“丰产复苏,规模化推广再生农业”为愿景,通过产品创新、综合服务和本土合作助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帮助农户提升抗风险能力与种植效益,实现增产增收。
本文链接:专访拜耳作物科学胡梦影: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中国市场潜力无限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859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