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29日电 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建设指引》(下称《指引》)。
根据《指引》,到2027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创意设计要素赋能产品创新和品牌成长的作用更加突出,探索形成以创意设计赋能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到2030年,围绕“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意设计体系、引领国际消费市场趋势的产品体系和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品牌体系,拥有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企业。
《指引》提出,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产学研协同型集聚区、设计服务型集聚区、文化融合型集聚区、品牌生态型集聚区。
产学研协同型集聚区方面,《指引》提到,与不少于5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入驻企业数量不少于40家(包括面料、服装、鞋帽、箱包等领域企业)。
提升创意孵化功能,在人才、设计、研发、制版、生产、储运、推广、销售等方面给予设计师全面支撑,孵化的时尚设计品牌不少于10家。
建立数字化设计与研发平台,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平台上开展协同设计、云设计等工作,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研发设计的数字化水平。建立设计创新成果库和设计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将设计服务成果成交额纳入集聚区考核,集聚区企业专利、设计版权等设计成果转化比例不低于30%。
设计服务型集聚区方面,《指引》要求,年均设计产品不少于3万种,原创设计比例不低于50%,设计专利及版权数量不少于2000件。
搭建数智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设计研发、质量检测、数据分析、指数发布、趋势指引等综合性服务。推动AI大模型部署,丰富AI的设计应用场景,不断增强数实融合创新能力。集聚区入驻企业不少于200家,从业人员不少于1000人。
集聚区服务客户数量应不少于100家,年度设计服务总营收不低于1亿元。
文化融合型集聚区方面,《指引》指出,建立数字文化资源库,对传统图案、传统色彩、工艺技法、文化故事等文化素材进行数字化采集及储存,推动设计师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非遗、新中式、国潮国货产品开发在集聚区产品中占比不低于30%。
集聚区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转化,包括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纺织服装文化体验空间,进行文化元素现代转译,开展品牌运营指导、市场对接等,促进文化价值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生态型集聚区方面,《指引》提到,发展总部经济、品牌经济,培育集时尚设计、时尚消费、时尚休闲、时尚会展、时尚商圈等于一体的新业态。时尚品牌入驻数量不少于50家,设计师品牌入驻数量不少于20家。
给予企业数智化支持,提供数字化转型规划、数字技术支持、线上培训、线上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引入数智化服务商,提升企业供应链数字管理水平。鼓励集聚区对入驻企业的办公场地租金和品牌营销、推广费用给予适当减免优惠和资金支持。(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工信部:到2027年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领航集聚区”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618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水利部: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
下一篇: 假期理财攻略来了!持股还是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