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新材料提升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

2024-09-12 14:41:58 来源: 科技日报

9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武建飞带领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研发出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超600瓦时每千克。与目前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且成本更低,为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Small》。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优异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然而,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挑战。例如,硫化锂正极导电性差,这直接影响电池充放电速度和能量输出。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利用铜离子、碘离子共掺杂策略,有效提高硫化锂正极的导电性及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同常规硫化锂正极相比,共掺杂硫化锂正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5个数量级,电子电导率提高2个数量级,从本征上解决了硫化锂正极导电性差的问题。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一策略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倍率及循环性能。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经过改性的硫化锂正极在低倍率下放电容量是原始材料的6.65倍。即使在高倍率下充放电,电池仍能保持较高容量,显示出优异循环稳定性。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武建飞介绍,该硫化锂正极材料显示出每克1165.23毫安时的高比容量,接近理论值每克1167毫安时。在常温下循环6200次后,其容量仍可保持84.4%。搭配商业化的硅碳负极组装全电池后,常温下循环400次放电,电池比容量仍能保持在初始容量的97%以上。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9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武建飞带领的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研发出用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新型硫化锂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超600瓦时每千克。与目前已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高出1倍有余,且成本更低,为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Small》。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优异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然而,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挑战。例如,硫化锂正极导电性差,这直接影响电池充放电速度和能量输出。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利用铜离子、碘离子共掺杂策略,有效提高硫化锂正极的导电性及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同常规硫化锂正极相比,共掺杂硫化锂正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5个数量级,电子电导率提高2个数量级,从本征上解决了硫化锂正极导电性差的问题。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一策略显著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倍率及循环性能。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经过改性的硫化锂正极在低倍率下放电容量是原始材料的6.65倍。即使在高倍率下充放电,电池仍能保持较高容量,显示出优异循环稳定性。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武建飞介绍,该硫化锂正极材料显示出每克1165.23毫安时的高比容量,接近理论值每克1167毫安时。在常温下循环6200次后,其容量仍可保持84.4%。搭配商业化的硅碳负极组装全电池后,常温下循环400次放电,电池比容量仍能保持在初始容量的97%以上。9w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新材料提升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http://www.sushuapos.com/show-2-8371-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西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调控寿命新基因

下一篇: “拉索”发现新型低光度活动星系核

热门资讯

  • “桃花癫”是种病,得治

    民俗有言:桃花开,痴子忙。昨日,一大学生患“桃花癫”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该大学生认为周围女生都喜欢自己,并向全校的女生分别告白。不仅如此,由于精

  • 让肺部磁共振成像从“不可看”到“看得清”

    患者只需吸入特制的“氙气”,3.5秒后一幅人体肺部磁共振3D影像就呈现出来。影像中,气体可抵达肺部的位置清晰可见,患者的肺部微结构、气体交换功能情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中新网宁波3月17日电(林波)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找到研究的信心和价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做研究保

  • 我科学家发现的两种新矿物获国际认定

    记者1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鹏副教授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武教授团队申请的两种新矿物,近日经国际矿物学学

  • “类脑”无线网络可处理数千微芯片数据

    美国布朗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电子学》上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网络。它可有效地传输、接收和解码来自数千个微电子芯片的数据。研究

  • 12项首创技术助力高速公路改扩建

    记者3月20日来到广东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现场,看到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设备在不停运行。3月19日—20日,由茅以升科技教育

  • 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发现植物新物种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消息,我国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相关研究成

  • 来看金星土星“亲密一刻”

    3月22日黎明,太阳系中最明亮的行星金星与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土星将在东南方低空近距离相伴,上演“结伴游”。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王俊峰2023

  • 优质双季超级稻丰产增效技术 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

    近日,我国“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专项“优质双季超级稻丰产增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在湖南岳阳宣布启动。据了解,该项目主要聚焦

  • 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记者3月21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韩毅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现了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于提高植物耐盐性,帮助盐碱

  • 北京首例负碳示范建筑正式亮相

    3月22日,在2024低碳建筑产业论坛上,北京首例负碳示范建筑——首程时代中心负碳示范建筑正式亮相。活动现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北京绿色交

  • “穿上就走”的通用外骨骼面世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控制机器人外骨骼的通用方法。无需专门训练、特别校准,对复杂算法进行调整后,用户穿上外骨骼就可以直接行走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