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向动物大脑学习:未来无人机像飞鸟一样轻捷智能

2024-05-30 17:20:10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从外表看,这台无人机和它的同类没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它的“大脑”别有乾坤。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新式无人机,采用了基于动物大脑工作原理的神经形态图像处理器来控制自主飞行。与目前在GPU(图形芯片)上运行的深度神经网络相比,动物大脑使用的数据和能量更少。因此,神经形态处理器非常适合小型无人机,完全不需要笨重的大型硬件和电池。在飞行过程中,该无人机的深度神经网络处理数据的速度比在GPU上运行时快64倍,而能耗仅为后者的1/3。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如果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所有无人机都变得像飞虫或鸟类一样小巧、敏捷且智能。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进阶”为脉冲神经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人工智能(AI)拥有巨大潜力,可为自主机器人提供实际应用所需的智力支持。然而,当前的AI依赖于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运行深度神经网络的GPU又会消耗大量能量,特别是对于像无人机这样的小型机器人来说,更是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它们在传感和计算方面只能携带非常有限的资源。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动物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则与GPU上运行的神经网络截然不同。生物神经元异步处理信息,主要通过尖峰电脉冲进行通信。由于发送这样的尖峰会消耗能量,因此大脑会自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尖峰。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受动物大脑这些特性的启发,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的神经形态处理器。这些新处理器允许运行脉冲神经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脉冲神经网络执行的计算比标准深度神经网络中的计算简单得多。数字脉冲神经元只需要添加整数,而标准神经元必须相乘并添加浮点数。这使得脉冲神经网络更快、更节能。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人类大脑可以简单地判断出,计算5+8比计算6.25×3.45+4.05×3.45要容易得多。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如果将神经形态处理器与神经形态传感器(如神经形态相机)结合,这种能源效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其信号可直接输入在神经形态处理器上运行的脉冲神经网络,成为自主机器人的巨大推动力。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次实现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在发表于《科学·机器人》上的一篇文章中,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这种使用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进行自主飞行的无人机。具体来说,他们开发了一种脉冲神经网络,可处理来自神经形态相机的信号,并输出控制命令,以确定无人机的姿态和推力。他们将这个网络部署在无人机上的神经形态处理器上,即英特尔的Loihi神经形态研究芯片。借助网络,无人机可感知并控制自己在各个方向的运动。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训练脉冲神经网络其实是个巨大挑战。研究团队设计了由两个模块组成的网络。第一个模块学习从移动的神经形态相机的信号中,通过视觉感知运动。它仅利用来自相机的数据,完全以自我监督的方式自行完成,类似于动物学习如何感知世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第二个模块学习在模拟器中将估计的运动映射到控制命令。这种学习依赖于模拟中的人工进化,经过几代人工进化,脉冲神经网络就会越来越擅长控制,最终能够以不同的速度向任何方向飞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最终,无论是在黑暗环境中穿梭,还是在明亮光线下翱翔,凭借其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无人机能轻松实现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多种速度飞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神经形态AI大幅提高能效和速度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是神经形态AI的一次完美演出。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先,该网络平均每秒运行274—1600次。而在小型嵌入式GPU上运行的同一网络,平均每秒仅运行25次,相差10—64倍。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其次,在运行该网络时,英特尔Loihi神经形态研究芯片耗电1.007瓦,其中1瓦是处理器在打开芯片时消耗的空闲功率,运行网络本身只需7毫瓦;相比之下,嵌入式GPU在运行同一网络时,耗电为3瓦,其中1瓦为空闲功率,2瓦用于运行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神经形态方法无疑使AI运行更快、更高效,而且能轻松部署在微型自主机器人上。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拿微型自主无人机来说,其可用于监测温室作物、跟踪仓库库存等诸多领域。它们更安全,可在狭窄的环境中(比如几株植物之间)顺利导航;它们还非常便宜,可以成群部署,快速覆盖一整个区域。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但科学家不会止步于此,他们正在进一步缩小神经形态硬件,并准备将神经形态AI扩展到更复杂的任务中。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从外表看,这台无人机和它的同类没有很大不同,但实际上,它的“大脑”别有乾坤。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新式无人机,采用了基于动物大脑工作原理的神经形态图像处理器来控制自主飞行。与目前在GPU(图形芯片)上运行的深度神经网络相比,动物大脑使用的数据和能量更少。因此,神经形态处理器非常适合小型无人机,完全不需要笨重的大型硬件和电池。在飞行过程中,该无人机的深度神经网络处理数据的速度比在GPU上运行时快64倍,而能耗仅为后者的1/3。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如果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所有无人机都变得像飞虫或鸟类一样小巧、敏捷且智能。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进阶”为脉冲神经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人工智能(AI)拥有巨大潜力,可为自主机器人提供实际应用所需的智力支持。然而,当前的AI依赖于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运行深度神经网络的GPU又会消耗大量能量,特别是对于像无人机这样的小型机器人来说,更是一个严重问题,因为它们在传感和计算方面只能携带非常有限的资源。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动物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则与GPU上运行的神经网络截然不同。生物神经元异步处理信息,主要通过尖峰电脉冲进行通信。由于发送这样的尖峰会消耗能量,因此大脑会自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尖峰。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受动物大脑这些特性的启发,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的神经形态处理器。这些新处理器允许运行脉冲神经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脉冲神经网络执行的计算比标准深度神经网络中的计算简单得多。数字脉冲神经元只需要添加整数,而标准神经元必须相乘并添加浮点数。这使得脉冲神经网络更快、更节能。举个例子,这就好比人类大脑可以简单地判断出,计算5+8比计算6.25×3.45+4.05×3.45要容易得多。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如果将神经形态处理器与神经形态传感器(如神经形态相机)结合,这种能源效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其信号可直接输入在神经形态处理器上运行的脉冲神经网络,成为自主机器人的巨大推动力。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次实现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在发表于《科学·机器人》上的一篇文章中,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这种使用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进行自主飞行的无人机。具体来说,他们开发了一种脉冲神经网络,可处理来自神经形态相机的信号,并输出控制命令,以确定无人机的姿态和推力。他们将这个网络部署在无人机上的神经形态处理器上,即英特尔的Loihi神经形态研究芯片。借助网络,无人机可感知并控制自己在各个方向的运动。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训练脉冲神经网络其实是个巨大挑战。研究团队设计了由两个模块组成的网络。第一个模块学习从移动的神经形态相机的信号中,通过视觉感知运动。它仅利用来自相机的数据,完全以自我监督的方式自行完成,类似于动物学习如何感知世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第二个模块学习在模拟器中将估计的运动映射到控制命令。这种学习依赖于模拟中的人工进化,经过几代人工进化,脉冲神经网络就会越来越擅长控制,最终能够以不同的速度向任何方向飞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最终,无论是在黑暗环境中穿梭,还是在明亮光线下翱翔,凭借其神经形态视觉和控制,无人机能轻松实现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多种速度飞行。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神经形态AI大幅提高能效和速度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这是神经形态AI的一次完美演出。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先,该网络平均每秒运行274—1600次。而在小型嵌入式GPU上运行的同一网络,平均每秒仅运行25次,相差10—64倍。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其次,在运行该网络时,英特尔Loihi神经形态研究芯片耗电1.007瓦,其中1瓦是处理器在打开芯片时消耗的空闲功率,运行网络本身只需7毫瓦;相比之下,嵌入式GPU在运行同一网络时,耗电为3瓦,其中1瓦为空闲功率,2瓦用于运行网络。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神经形态方法无疑使AI运行更快、更高效,而且能轻松部署在微型自主机器人上。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拿微型自主无人机来说,其可用于监测温室作物、跟踪仓库库存等诸多领域。它们更安全,可在狭窄的环境中(比如几株植物之间)顺利导航;它们还非常便宜,可以成群部署,快速覆盖一整个区域。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但科学家不会止步于此,他们正在进一步缩小神经形态硬件,并准备将神经形态AI扩展到更复杂的任务中。w7D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向动物大脑学习:未来无人机像飞鸟一样轻捷智能http://www.sushuapos.com/show-2-645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科学家绘出海底无脊椎动物活动图谱

下一篇: 非人灵长类动物完整染色体序列首次发布

热门资讯

  • 站在“人工智能+”探索前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头连着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一头连着行业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既是

  • 洞悉竹类植物有了称手“利器”

    竹类植物是竹亚科植物的总称,与水稻、小麦、大麦和燕麦同属于禾本科BOP分支,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服务竹类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功

  • 我国科学家在铁电隧道结存储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胡卫进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利用缓冲层定量调控薄膜应变,延迟铁电薄膜晶格弛豫从而增强

  •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上个世纪,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带来了对“机器人”与“规则”的美好幻想。  如今,伴随着ChatGPT、Sora的爆火,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中新网宁波3月17日电(林波)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找到研究的信心和价值,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做研究保

  • 人工智能医疗或将破解人体秘密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4日刊登题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在数十年内解开人体的秘密》的文章,作者是亚历克斯·菲利普斯,内容编译如下:一位医生(同

  • 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

  • CSHIA与创米数联联合发布《2024智能门创新趋势报告》

    2024年03月19日,以“初心如磐•向新出发”为主题的2024智能家居UP峰会CSHIA智能家居开年盛典在杭州成功举行。大会现场,由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

  • 量子互联网:小荷已露尖尖角

    近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科学家菲格罗阿等人在一篇发表于《自然·量子信息》上的论文中称,他们通过把两个独立的光子存储在铷气里,首次在

  • 单个颗粒无标记光学显微成像实现

    记者3月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张斗国教授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矢量光场调控原理的动量空间偏振滤波器件。该滤波器件安装

  • 多层人造皮肤18天内长成

    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联合团队借助新的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一种多层人造皮肤,只需18天即可长成。这种仿真皮肤可用于提升护肤品测试效率,并催生更好的皮肤

  • Sora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值得关注

    2024年2月,OpenAI公司推出了文生视频人工智能(AI)模型Sora。OpenAI展示了Sora利用少量简短文字提示即可创建逼真视频的能力,并提供了包括一位女士在闪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