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2024-04-11 08:57:14 来源:  科技日报

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并举办为期三天的开放日活动。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在10日举行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郭利伟介绍,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是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表示,秦岭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谈到考察的亮点工作,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表示,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究目标海域关键物种的基础食物源及其营养结构关系提供重要科学支撑。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记者了解到,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多种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现场开展了应用和测试,提高了我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次考察期间,船、站合计支撑完成38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4月10日6时26分,“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停靠山东青岛,标志着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奥帆基地码头举行欢迎仪式并举办为期三天的开放日活动。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在10日举行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返航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郭利伟介绍,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号、“雪龙2”号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秦岭站主体建筑的建设是本次考察的重点工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任刘顺林表示,秦岭站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该站的建成将为评估南极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为了解罗斯海区域自然特征提供重要保障,为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发挥重要作用。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谈到考察的亮点工作,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张北辰表示,考察队顺利完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的站基度夏调查监测任务。在南极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进行大洋调查及科学研究,通过开展营养级结构调查,为探究目标海域关键物种的基础食物源及其营养结构关系提供重要科学支撑。首次在阿蒙森海布放国产生态潜标,逐步构建潜标阵列,通过长期锚系潜标观测手段,揭示南大洋海冰与环流等基础环境变化对全球大洋物质循环、海—气—冰相互作用格局的影响。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记者了解到,国内自主研发的近红外望远镜、可移动太赫兹望远镜系统、南极无人值守智慧能源系统、“雪豹”2极地特种载具、无人智能载具等多种技术仪器装备,在南极现场开展了应用和测试,提高了我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基础水平。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次考察期间,船、站合计支撑完成38个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国家“五大类”科研项目,数量较上一年度提升52%。研究内容涉及极地海洋、极地生物圈、极地土壤与岩石圈、极地冰冻圈、极地观测探测等。 vXS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http://www.sushuapos.com/show-2-476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风云三号F星 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

下一篇: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DCS机柜顺利就位

热门资讯

  • 未来,政企深度用云需要一朵怎样的“云”?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2024年,大模型、AIGC等话题引发广泛热议,云计算与AI技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趋势,就如同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激发着各行各业

  • 我国科学家在铁电隧道结存储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胡卫进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利用缓冲层定量调控薄膜应变,延迟铁电薄膜晶格弛豫从而增强

  • 凌晨重磅!英伟达官宣最强AI芯片

    北京时间凌晨4点至6点,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正式拉开了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的序幕。黄仁勋宣布,正

  • 迄今最大三维宇宙地图发布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绘制了迄今最大的三维宇宙地图,记录了大约130万个活跃类星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它将成为探测类星体、暗物质晕和超大质量黑洞

  • 饭后想吃零食或因神经元过度活跃

    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

  • 小龙虾能将锂离子转入食物链

    从手机到手表再到电动汽车,锂离子充电电池为众多设备提供动力。但随着消费者丢弃电子产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锂可能会进入环境。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会

  • 30台发动机助进阶版“鹊桥”升空

      30台发动机助进阶版“鹊桥”升空  中新社西安3月20日电 (记者 张一辰)3月20日8时31分,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成功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

  • 曝huaweiMate60已停产!P70蓄势待发:下个月见

    近日有消息称,huaweiMate60已经停产。作为huawei于2023年8月末发布的最新旗舰机型,huaweiMate60的停产意味着huawei新款旗舰或即将上市,接替Mate60。2023

  • 京东与OPPO重磅合作:销售额3年翻倍!

    3月23日消息,京东与OPPO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签订未来三年OPPO在京东全渠道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00%的目标。在签约仪式上,OPPO高级副CEO、首席产

  • 英媒:人工智能助力抗体设计

    据英国《自然》周刊网站3月19日报道,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制造出全新抗体。报道称,本周生物学预印本资料库中的一份预印本报告的原理验

  • 第三颗“厦门造”卫星出征

    3月23日,“天卫科技03星”暨“华祥苑壹号”卫星在厦门举行出征仪式,这是由厦门本土企业天卫科技制造研发的第三颗服务当地建设的商业卫星,标志着厦门

  • 中国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可能会看到极光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3月24日、25日和26日三天,将可能出现地磁活动,其中3月25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预计地磁活动将持续到26日。在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