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环境污染促使动物改变行为,寄居蟹学会用垃圾作壳为“家”

2024-02-28 13:19:48 来源: 科技日报

塑料废弃物及其他垃圾正在淹没世界各地的海滩。令人惊讶的是,寄居蟹已经适应了这一环境,并开始“换房”。最近,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现在大多数陆生寄居蟹物种正在使用瓶盖、灯泡、塑料杯等垃圾作为它们的外壳。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使用垃圾碎片代替天然贝壳作“住房”。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图片来源:西班牙《国家报》网站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波兰生物学家分析了科学文献和在线视频,发现了386个甲壳类动物以垃圾作为“庇护所”的实例。这些视频展示了全球发现的16种寄居蟹中的10种,横跨从非洲到中美洲的热带地区。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我们刚刚证实,世界各地的寄居蟹都在使用人造材料作为自己的家。”该研究主要作者、波兰生物学家祖赞娜·雅吉洛说。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论文作者表示:“塑料是海洋废物中最普遍的元素,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有害影响。”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一生都在为“房子”奔波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找“房子”并非易事。寄居蟹在一生中要做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决定,这需要高级的认知能力。尽管对寄居蟹大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已初步发现它们与其它蟹类的区别。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它们的空间感知和探索能力更强。强大的记忆力使它们能够回忆起壳的特征,这能为它们节省时间和精力。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与大多数蟹类不同,寄居蟹出生时身体柔软。它们生活在壳中,以此抵御捕食者,对抗水流和保持湿润。选择最好的壳对寄居蟹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先,寄居蟹会用眼睛评估贝壳,收集有关贝壳类型、大小和颜色的信息;然后,它们用腿和钳子探索贝壳的内部和外部,确保大小合适;随着自身长大,它们会丢弃原来的壳,寻找更大的壳来寄居。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之间也存在“换房”的连锁反应。为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壳,寄居蟹会按大小排列,依次与其他寄居蟹交换外壳,就像跳蚤市场一样。研究还证实,它们能够记住以前栖息的“房子”。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天然贝壳缺乏或导致“换房”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为何用垃圾建造“住房”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一种可能性是,天然贝壳的缺乏以及水生栖息地中越来越普遍的塑料垃圾迫使它们这么做。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980年至2020年间,塑料产量激增900%,每年超过5亿吨。许多塑料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而不是被回收。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认为,寄居蟹每12—18个月换一次壳,所以需要努力寻找天然的保护来源。由于腹足动物数量减少,它们选择海蜗牛壳作为“住房”的可能性也会减少。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还发现,携带更重的天然贝壳需要更多能量,而塑料相对较轻,其气味有助于吸引伴侣。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寄居蟹似乎会被塑料释放的化学物质所吸引。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数据还表明,85%的寄居蟹在“换房”时选择了塑料,通常是白色或黑色瓶盖;其余为金属、玻璃以及这两种材料的组合,各占5%左右。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人造“房子”对进化影响尚不明确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然而,塑料“房子”对寄居蟹来说可能是危险的。与天然贝壳相比,塑料废物往往更亮,并且可能与背景形成更鲜明的对比,使寄居蟹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此外,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2019年,科学家在印度洋上偏远的澳大利亚领土科科斯群岛海岸发现了4.14亿件垃圾。他们分析了这些废物对该地区寄居蟹的影响,发现超过50万只寄居蟹爬进瓶子等物品中,被卡住并死亡。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报道,2021年,研究人员发现废弃轮胎也会导致类似结果。报道称,寄居蟹会从废弃的贝壳爬进废弃的轮胎中,以寻求庇护或食物。然而,它们最终却因为无法逃脱轮胎内部的弯曲壁而饿死。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美国趣味科学网也在报道中指出,几千年来,人类通过驯化过程有意改变了动物的行为。自然动物种群中任何意外的行为变化都可能令人担忧。塑料污染只是人们改变环境的方式之一,这是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海洋环境污染。动物行为也受到其他形式污染的影响,包括微塑料、药物、光和噪音,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和海洋酸化。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虽然调查寄居蟹对塑料废物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某些影响及带来的后果,但它并没有表明动物将如何适应人类世。在这个时代,人类活动一直在发生变化,对地球产生了重大影响。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表示,人造“房子”为寄居蟹铺设了新的进化轨道,还是说它们是人类世生态和进化的“陷阱”,值得人们深思。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塑料废弃物及其他垃圾正在淹没世界各地的海滩。令人惊讶的是,寄居蟹已经适应了这一环境,并开始“换房”。最近,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现在大多数陆生寄居蟹物种正在使用瓶盖、灯泡、塑料杯等垃圾作为它们的外壳。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使用垃圾碎片代替天然贝壳作“住房”。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图片来源:西班牙《国家报》网站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波兰生物学家分析了科学文献和在线视频,发现了386个甲壳类动物以垃圾作为“庇护所”的实例。这些视频展示了全球发现的16种寄居蟹中的10种,横跨从非洲到中美洲的热带地区。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我们刚刚证实,世界各地的寄居蟹都在使用人造材料作为自己的家。”该研究主要作者、波兰生物学家祖赞娜·雅吉洛说。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论文作者表示:“塑料是海洋废物中最普遍的元素,会对野生动物造成有害影响。”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一生都在为“房子”奔波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找“房子”并非易事。寄居蟹在一生中要做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决定,这需要高级的认知能力。尽管对寄居蟹大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已初步发现它们与其它蟹类的区别。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它们的空间感知和探索能力更强。强大的记忆力使它们能够回忆起壳的特征,这能为它们节省时间和精力。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与大多数蟹类不同,寄居蟹出生时身体柔软。它们生活在壳中,以此抵御捕食者,对抗水流和保持湿润。选择最好的壳对寄居蟹来说至关重要,但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首先,寄居蟹会用眼睛评估贝壳,收集有关贝壳类型、大小和颜色的信息;然后,它们用腿和钳子探索贝壳的内部和外部,确保大小合适;随着自身长大,它们会丢弃原来的壳,寻找更大的壳来寄居。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之间也存在“换房”的连锁反应。为了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壳,寄居蟹会按大小排列,依次与其他寄居蟹交换外壳,就像跳蚤市场一样。研究还证实,它们能够记住以前栖息的“房子”。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天然贝壳缺乏或导致“换房”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寄居蟹为何用垃圾建造“住房”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一种可能性是,天然贝壳的缺乏以及水生栖息地中越来越普遍的塑料垃圾迫使它们这么做。绿色和平组织估计,1980年至2020年间,塑料产量激增900%,每年超过5亿吨。许多塑料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而不是被回收。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认为,寄居蟹每12—18个月换一次壳,所以需要努力寻找天然的保护来源。由于腹足动物数量减少,它们选择海蜗牛壳作为“住房”的可能性也会减少。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还发现,携带更重的天然贝壳需要更多能量,而塑料相对较轻,其气味有助于吸引伴侣。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寄居蟹似乎会被塑料释放的化学物质所吸引。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数据还表明,85%的寄居蟹在“换房”时选择了塑料,通常是白色或黑色瓶盖;其余为金属、玻璃以及这两种材料的组合,各占5%左右。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人造“房子”对进化影响尚不明确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然而,塑料“房子”对寄居蟹来说可能是危险的。与天然贝壳相比,塑料废物往往更亮,并且可能与背景形成更鲜明的对比,使寄居蟹更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此外,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2019年,科学家在印度洋上偏远的澳大利亚领土科科斯群岛海岸发现了4.14亿件垃圾。他们分析了这些废物对该地区寄居蟹的影响,发现超过50万只寄居蟹爬进瓶子等物品中,被卡住并死亡。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报道,2021年,研究人员发现废弃轮胎也会导致类似结果。报道称,寄居蟹会从废弃的贝壳爬进废弃的轮胎中,以寻求庇护或食物。然而,它们最终却因为无法逃脱轮胎内部的弯曲壁而饿死。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美国趣味科学网也在报道中指出,几千年来,人类通过驯化过程有意改变了动物的行为。自然动物种群中任何意外的行为变化都可能令人担忧。塑料污染只是人们改变环境的方式之一,这是迄今为止报道最多的海洋环境污染。动物行为也受到其他形式污染的影响,包括微塑料、药物、光和噪音,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和海洋酸化。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虽然调查寄居蟹对塑料废物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某些影响及带来的后果,但它并没有表明动物将如何适应人类世。在这个时代,人类活动一直在发生变化,对地球产生了重大影响。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表示,人造“房子”为寄居蟹铺设了新的进化轨道,还是说它们是人类世生态和进化的“陷阱”,值得人们深思。qrO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环境污染促使动物改变行为,寄居蟹学会用垃圾作壳为“家”http://www.sushuapos.com/show-2-323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下一篇: 聚焦京津冀 产业协同点线连成面

热门资讯

  • 云南首批621座变电站实现人工智能巡检

    “远方巡视启动!”南方电网云南保山220千伏大寨变电站日前启动首次全套智能巡视,109个摄像头快速旋转,10套在线监测系统开始收集数据,变电站的无人机机

  • 我研究人员提出 老年人防跌倒健康服务新视角

    3月17日记者获悉,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教授田懋一与副研究员叶鹏鹏团队在一项研究中提出,应将预防老年人跌倒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英伟达发布AI“超级芯片” 自称“非常、非常强大”

    据法新社3月18日报道,周一,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公司发布了其最新型号的电子芯片,这些芯片旨在支持人工智能(AI)革命,英伟达正努力巩固其作为人工智能领

  • 日学者提出“深海激励化学”新概念

    日本《朝日新闻》近日发表题为《深海之光——极端环境是创意宝库》的文章,作者是樱井林太郎,编译如下:在被称为最后未开垦地的深海,有着低温

  • 12项首创技术助力高速公路改扩建

    记者3月20日来到广东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现场,看到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制造设备在不停运行。3月19日—20日,由茅以升科技教育

  • 太空培育类器官或带来疾病新疗法

    自2019年以来,科学家已经在国际空间站上培育出了包括人类大脑、心脏和乳房在内的多个类器官模型。这些类器官通常利用人类干细胞培育而成,在一系列化

  • 联想与英伟达推出全新混合AI解决方案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AI盛会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2024上,联想集团与NVIDIA(英伟达)宣布合作推出全新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和云提供商获得

  • 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记者3月21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韩毅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现了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于提高植物耐盐性,帮助盐碱

  • 新研究揭示 光合作用进化“缺失的一环”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湖水样本培养出一种奇特的光合细菌,它属于绿弯菌门一种此前未知的目,代表了光合作用生物进

  • 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7.5%!

    3月22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天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变化状况计算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

  • 第三颗“厦门造”卫星出征

    3月23日,“天卫科技03星”暨“华祥苑壹号”卫星在厦门举行出征仪式,这是由厦门本土企业天卫科技制造研发的第三颗服务当地建设的商业卫星,标志着厦门

  • 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揭牌

    为构建有效联动、密切配合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协同机制,提升科学教育实施效能,3月23日,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关工委”)、北京市科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