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开放参观

2025-04-25 10:22:14 来源: 北京日报

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观众在科普基地听讲解。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昨天(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普基地面向校外开放,吸引近400名观众入校参观。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介绍,这是我国首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完成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目前,月壤种菜、微重力生物实验等正在开展。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上午,第一批观众进舱参观,博士研究生讲解员陆月盈带领观众了解“月宫一号”的前世今生,“约20年前,刘红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研制‘月宫一号’,为人类长期驻月生存搭建类似地球生态环境和生命保障的房子。”她说,在这间不大的舱体里,8名志愿者曾连续分批驻留了370天,首次实现了“植物—微生物—动物—人”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证明了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在此循环再生。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志愿者的吃喝怎么保障?”“‘月宫一号’未来会登上月球吗?”“植物舱里面种的是什么?”……好奇的观众纷纷提问。“里面共有两个植物舱和一个综合舱。植物舱里种植着35种作物,包括粮食、蔬菜和水果。它们承担着提供氧气、水和食物的任务。”刘红说,“我们还在舱内饲养了黄粉虫,它体积小、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作为动物性食物食用,口感有点像薯条。”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为了将“月宫一号”带上月球,一系列空间小型生态系统实验正在进行。“目前,我们的研究还是基于地基实验开展的。但天上和地上是有区别的,微重力、辐射剂量、磁场等,它们在不同环境下会有差别。”团队教师冯佳界透露,师生们正在舱内尝试用模拟月壤种菜,通过改良栽培基质,让植物更好地生长。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北航介绍,本次“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开放参观,报名通知一经发布便受到广泛关注。未来,北航还将定期开放参观预约,让更多社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前沿成果。(记者 何蕊)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观众在科普基地听讲解。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昨天(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普基地面向校外开放,吸引近400名观众入校参观。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介绍,这是我国首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完成了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目前,月壤种菜、微重力生物实验等正在开展。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上午,第一批观众进舱参观,博士研究生讲解员陆月盈带领观众了解“月宫一号”的前世今生,“约20年前,刘红教授带领团队开始研制‘月宫一号’,为人类长期驻月生存搭建类似地球生态环境和生命保障的房子。”她说,在这间不大的舱体里,8名志愿者曾连续分批驻留了370天,首次实现了“植物—微生物—动物—人”四生物链环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证明了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在此循环再生。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志愿者的吃喝怎么保障?”“‘月宫一号’未来会登上月球吗?”“植物舱里面种的是什么?”……好奇的观众纷纷提问。“里面共有两个植物舱和一个综合舱。植物舱里种植着35种作物,包括粮食、蔬菜和水果。它们承担着提供氧气、水和食物的任务。”刘红说,“我们还在舱内饲养了黄粉虫,它体积小、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作为动物性食物食用,口感有点像薯条。”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为了将“月宫一号”带上月球,一系列空间小型生态系统实验正在进行。“目前,我们的研究还是基于地基实验开展的。但天上和地上是有区别的,微重力、辐射剂量、磁场等,它们在不同环境下会有差别。”团队教师冯佳界透露,师生们正在舱内尝试用模拟月壤种菜,通过改良栽培基质,让植物更好地生长。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北航介绍,本次“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开放参观,报名通知一经发布便受到广泛关注。未来,北航还将定期开放参观预约,让更多社会观众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前沿成果。(记者 何蕊)hct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开放参观http://www.sushuapos.com/show-2-1208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揭秘生存实验 观摩月壤种菜

下一篇: 中国载人航天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

热门资讯

  • AI领域,重磅消息传来!

    AI领域,一则重磅消息传来!最新消息,全球最知名的AI公司——OpenAI将在几个月内发布新版大型语言模型GPT-5,性能将有大幅跃升。目前,ChatGPT使用

  •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可能表现在视力上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报道,一项国际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可能表现在视力上。研究显示,即便眼科检查结果正常,但阅读、估计距离

  • 来看金星土星“亲密一刻”

    3月22日黎明,太阳系中最明亮的行星金星与太阳系中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土星将在东南方低空近距离相伴,上演“结伴游”。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王俊峰2023

  • 联想与英伟达推出全新混合AI解决方案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AI盛会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2024上,联想集团与NVIDIA(英伟达)宣布合作推出全新混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和云提供商获得

  • 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记者3月21日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韩毅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发现了植物避盐性的关键基因。该研究对于提高植物耐盐性,帮助盐碱

  • 科学家提出人类性别决定新理论

    3月18日,记者从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研究所获悉,研究所林戈、卢光琇教授团队提出的一项新理论称,原始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在人类性别决定中起关键

  •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满载运行试验

    3月21日上午,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试验线上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当日试验过程中,车以160公里/

  • 2999元!卢伟冰:xiaomiCivi 4 Pro可能是2024年最轻薄的电话

    3月22日消息,xiaomi集团的卢伟冰在微博上表示,xiaomiCivi 4 Pro有可能是2024年最轻薄的电话。这款电话的厚度仅为7.45mm,重量为179.3g。尽管拥有超轻薄的

  • 【科技强国有我】让青年科技人才敢坐“冷板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甘坐“冷板凳”是

  • GPU持续升级 如何应对算力“贫富差距”

    英伟达的GPU又升级了。3月1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了最新的B200算力芯片GPU,FP8精度下的训练性能是上一代的2.5倍,FP4精度下的推理性能更是达到了上

  • 全球变暖跟哪些因素有关?IPCC是什么?一文了解

    今天(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气候变化给人类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关乎

  • 第三颗“厦门造”卫星出征

    3月23日,“天卫科技03星”暨“华祥苑壹号”卫星在厦门举行出征仪式,这是由厦门本土企业天卫科技制造研发的第三颗服务当地建设的商业卫星,标志着厦门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