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I-1755是一颗具有本征脉动的恒星,其在美国开普勒空间望远镜(Kepler)观测光变数据中出现了凌星状亮度下降,这一信号来源长期存在争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员用Kepler的目标像素文件,揭示了KOI-1755凌星信号的真实来源。研究人员利用像素级光度建模、质心漂移测量以及与盖亚卫星第三批数据(Gaia DR3)目录交叉匹配,锁定信号并确定其来自一颗位于KOI-1755左侧的背景食双星。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精细建模和去污染处理,直接从TPF数据中,分离出这颗背景星的无污染光变曲线,并确认其为一对周期约6.14天,由两颗矮星组成的食双星系统。
与现有的批处理方法相比,团队提出的像素级建模策略,显著改善了光变曲线质量。同时,研究使用Gaia DR3的参数辅助建模,有效避免了邻近亮星漏算污染的系统性误差,使系统平均光通量与基于Gaia DR3参数推导的理论值之间,偏差低于3%。分析显示,该食双星除明显的食现象外,还呈现由恒星黑子和差异自转引起的周期性调制,且主星自转频率比轨道频率低约13%,与短周期双星的差异自转观测规律一致。
该研究揭示了KOI-1755凌星信号的真实来源,表明了开普勒存档数据中,蕴含大量未被发掘的变星信息。该像素级光度建模方法,有望推广并应用于Kepler、K2、TESS等高精度巡天数据,以提升弱变源光变提取的准确性,推动存档数据“二次挖掘”进入精细化阶段。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研究工作得到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的支持。
KOI-1755附近凌星信号真实来源的候选天体,最终确认为Candidate B
Kepler官方发布使用批处理方法获得的背景食双星光变曲线
研究使用像素级建模去除污染最终获得的背景食双星光变曲线
本文链接:科学家揭示KOI-1755凌星信号真实来源http://www.sushuapos.com/show-12-171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热血敬山河 吾辈当自强
下一篇: 汪萌任合肥工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