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解析荒漠化驱动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干旱区土地退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更能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在中亚地区,如何精准识别荒漠化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建立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定量评估模型,已成为当前荒漠化防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通过构建1982年至2020年中亚荒漠化指数数据集,并结合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推断模型,识别了中亚荒漠化过程格点尺度的主导因子。研究发现,过去40年间,中亚干旱区约14.81%的区域经历了荒漠化;自然因子主导的荒漠化面积占总荒漠化面积的69.1%,人为因子主导的荒漠化面积占比为30.1%,其中,雪水当量是耕地、草地、灌木和裸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温度是森林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atena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本文链接:中亚荒漠化驱动因素研究取得进展http://www.sushuapos.com/show-12-111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受体分子侧链外围功能化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