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卢洁教授团队联合神经内科唐毅教授团队开展的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放射学领域顶级期刊《放射学》(Radiology)正式发表。这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首次证实了4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在改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调节脑功能连接方面的显著疗效,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提供了关键证据。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全球有超过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增至1.5亿。
近年来,针对淀粉样蛋白β的免疫疗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但其高昂的费用、潜在的输液相关反应及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等问题,使得临床应用受限。
在此背景下,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如经颅交流电刺激,因其能有效调节神经元活动,逐渐成为AD治疗的新兴非药物策略。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于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在宣武医院开展。研究共纳入46名轻度AD患者。
该研究发现,对于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0Hz经颅交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且这种改善伴随着海马与特定皮质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研究团队表示,严格筛选患者并进行精准的刺激参数设置是实现这一疗效的关键。该研究为这一困扰医学界多年的治疗难题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供图)
本文链接: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新证据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307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