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古DNA研究:六七千年前的古人类有多样化社群

2025-06-26 09:09:00 来源: 中新网

 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6月24日夜间发表一篇基因组学论文称,古DNA研究发现,约7000-6000年前欧洲中部喀尔巴阡盆地中地理位置相近的不同社群之间,存在着差异很大的遗传多样性模式和社会结构。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项研究的早期铜器时代遗址Urziceni-Vama?一处女性墓葬(图片来自Cristian Virag)。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为中欧东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早期人群的社会和遗传动态提供了见解,也为理解靠近群体中表现出的文化和社会关系范围带来进一步见解。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该论文介绍,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公元前4500年)喀尔巴阡盆地的人群历史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关于此地后来的居民,特别是铜器时代(公元前4500-公元前2800年),人们所知较少。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项研究的晚新石器时代遗址Polga?r-Cso?szhalom一处富有的女性墓葬(图片来自 Pa?l Raczky)。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匈牙利研究网络人文研究中心Anna Szécsényi-Nagy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使用8处墓地里125名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通过古DNA技术研究了约7000-6000年前生活在喀尔巴阡盆地(具体来说即如今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地区)的群体结构。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他们发现,埋葬在同一微区域、先后生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器时代早期的两组群体(Polgár-Cs?szhalom和 Tiszapolgár-Basatanya),表现出高度遗传连续性,尽管新石器晚期到铜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生了很大转变,聚落变得更分散。其遗传连续性表明,这些变化来自这些群体内部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改变,而非有新群体迁入。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项研究的早期铜器时代遗址的生物亲缘网络和家谱显示,该社区为开放型,特征为存在多个两代家谱(图片来自论文)。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尽管相距仅100公里,早期铜器时代的两个群体(Tiszapolgár-Basatanya和 Urziceni-Vam?)的家庭结构展现出明显差异。考古证据显示,Tiszapolgár-Basatanya社群连接团结紧密,有更多亲缘个体,常以家庭群体形式下葬。而Urziceni-Vam?社群遗传更多样,这表明与其他群体互动更多,家庭墓葬在墓地空间中分散分布。(完)Wzw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古DNA研究:六七千年前的古人类有多样化社群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248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芯片模型有望发现渐冻症成因线索

下一篇: 古墓毒菌“逆袭”成为抗癌新星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