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8日至10日,第七届角膜与眼表疾病新技术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中国分会(TFOS China)学术大会、第四届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干眼与眼表疾病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数字眼科智能专委会学术大会在温州举办。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机构的500余位国内外顶尖眼科专家齐聚瓯江之畔,围绕干眼及眼表疾病领域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度研讨,共商学科创新,为智慧眼健康未来擘画蓝图。
作为眼科健康教育领域的世界领军组织,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TFOS)致力于推动眼表科学研究、科普与教育的深化。此次大会设24个学术板块、190场专题研讨与点评,规模及研讨深度均创历届之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7位专家/讲者受邀参会,通过大会发言、手术视频解析及沙龙讨论等形式,为大会注入前沿智慧与实践经验。
数智赋能干眼症防治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干眼症防治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显示,国内干眼病患者已突破3亿人,发病率28.5%-34.5%,成为仅次于近视的第二大眼科慢性疾病。为此,本次大会将“数智赋能干眼精准防治”列为核心议题,集中呈现前沿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
爱尔眼科豫中片区CEO瞿章俊从干眼诊疗的战略价值、学科发展痛点切入,系统分享了如何推动各亚专科达成干眼慢病诊治共识、打破学科壁垒,通过“从中心化到分布式”的全院联动机制,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干眼诊治协作网络,为提升专科医院干眼服务品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孝感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主任李川辉则结合孝感爱尔眼科医院的学科建设经验,详解基层地区如何通过“全院共识+地县联动”推进干眼慢病服务标准化,分享了学科培育、临床规范与服务优化的基层实践成果,展现了爱尔文化驱动下的临床专业性与团队协同力。
技术突破与临床转化开辟新路径
如何突破干眼症现有治疗瓶颈成为学界焦点。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曾庆延教授聚焦非药物干预新方向——神经刺激促进自身泪液分泌技术。其团队通过iTear经鼻刺激及眶周经皮电刺激治疗干眼的初步临床观察证实,该技术具有快速起效、显著改善泪膜破裂时间及眼表染色评分等关键指标的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其临床潜力值得关注,未来或可成为干眼物理治疗的重要补充方案。
爱尔眼科天津地区副总院长华夏直击传统滴眼液因眼部生理屏障导致吸收效率低的痛点。其团队从增长药物眼表滞留和实现缓释作用两个目标出发,开发了多种新型递送系统并用于眼前段疾病的治疗中,为新型眼部制剂的开发探索出新的方向。
深耕角膜移植技术破解手术难题
角膜移植技术的突破与术后管理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东北大学附属辽宁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病中心主任陈铁红通过手术视频详细呈现了一例免疫性角膜穿孔巩膜葡萄肿患者的治疗过程——团队通过高难度角膜移植手术精准预判并处理术中并发症,最终帮助患者重获光明,展现了复杂病例的手术把控能力。
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主任王伟则结合16岁圆锥角膜及59岁病毒性角膜溃疡病例的手术视频,重点解析深板层角膜移植(DALK)中后弹力膜穿孔、双前房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策略,证实规范处理可显著提升手术远期效果。
全方位搭建干眼慢病管理体系
在干眼诊疗领域,爱尔眼科的布局已形成体系化优势:2015年设立干眼门诊,2021年升级为“干眼诊疗门诊”。截至2025年5月,全国500余家爱尔眼科医院均配备该门诊,由眼科医生、理疗师、专科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提供分型诊疗服务,年均服务干眼患者100多万人次。同时,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专家参与编写我国干眼诊治专家共识,2020年发起“1010干眼关爱日”,构建慢病管理体系,还出版首部干眼科普漫画书及英文版全球发行,推动科普公益全球化。
大会期间,曾庆延教授还与18位国内外干眼领域权威学者共同解读最新发布的《TFOS DEWSⅢ》(干眼病国际专家共识),其也是《TFOS DEWSⅢ》中文版译者之一。此外,爱尔眼科宁夏区副总院长顾青担任角膜及眼表疾病睛彩案例大赛点评嘉宾,并参与TFOS China委员会会议,全方位助力学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屈慧莹
本文链接:聚焦干眼及眼表疾病前沿研究,第三届TFOS China学术大会举办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826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