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别重要、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但在中国,很多行业的成功人士,并不特别愿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父业,但畜牧业却是个例外,在一些大型集团公司,老板的子女已经接手或正在接手的路上。
1982年刘永好创业时,刘畅两岁。刘永好曾说,自己和刘畅最大的区别是“她有个有钱的爸爸,而我没有”。刘畅33岁时,从62岁的父亲手中接过新希望六和的掌舵人,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
圣农集团是傅光明30岁时白手起家创办的,从广兴鸡场到全国最大的肉鸡供应商,傅光明专注养鸡35年,直到2018年将接力棒交给女儿傅芬芳。
去年,刘汉元的女儿刘淑琪出任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谈及女儿的才能,刘汉元赞不绝口。
秦牧原是牧原公司董事长秦英林的儿子,称他为“牧原之子”想必业内人士都明白。他父亲给儿子取名牧原,是否意味着他一出生就没得选择?秦牧原今年29岁,他负责牧原的生猪屠宰业务,创立牧原的肉类板块,推动牧原从“运猪”到“运肉”的转型。秦英林已经年近60岁,秦牧原担任公司副总裁多年,可以预见,秦牧原即将接任。
唐人神的董事长为陶一山,总裁为其子陶冶;铁马勇士雷文勇之女雷波,现任公司副董事长。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饲料大王”“鸡大王”“猪大王”们如今纷纷告别,“富二代”们正从父母身后走出来,走向台前。
虽然“二代”教育背景良好,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但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众多80、90后来说,畜牧业这个传统行业对他们来说还有足够的吸引力吗?他们能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吗?
随着创业二代登上舞台,有人认为中国畜牧业将迎来新的格局。然而这些创业二代都是在父辈的光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敢、不能、也不会轻易调整百亿、千亿的顶尖企业的发展方向。创业二代担任总裁,但上面还有董事长;即便担任董事长,背后也有名誉董事长,而这个名誉董事长并非只是挂名而已。
那么,二代可以登台演出,但会有新的剧本吗?恐怕很难。
本文由用户或第三方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信息阅读。
本文链接:有多少企业,被二代改没了?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501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