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出生后水平迅速下降,成人血液中含量极低。甲胎蛋白异常升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肿瘤、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甲胎蛋白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包括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和免疫调节等。健康成人血清甲胎蛋白浓度通常低于20微克每升,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癌细胞可能重新获得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导致血液中水平显著升高。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水平异常,数值超过400微克每升时需高度警惕。
除肝癌外,睾丸或卵巢的生殖细胞肿瘤也可能分泌甲胎蛋白。部分良性肝病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甲胎蛋白可出现一过性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00微克每升。妊娠期妇女因胎儿分泌作用,甲胎蛋白水平会生理性增高,产后6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某些先天性畸形如神经管缺陷胎儿,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甲胎蛋白浓度会异常增高。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过度恐慌或延误治疗。保持规律作息、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本文链接:什么是甲胎蛋白质?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104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急性肝炎什么症状
下一篇: 烈酒穿肠子诱发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