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严重肝脏疾病,可能危及母婴生命。该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乏力等症状,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需立即就医治疗。
1、病因机制
孕期急性脂肪肝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妊娠期激素变化导致肝脏代谢异常,游离脂肪酸在肝细胞内沉积形成微泡性脂肪变性。这种病理改变会影响肝脏合成功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低蛋白血症。
2、典型症状
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持续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黄疸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凝血功能异常。
3、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Swansea标准是常用诊断工具,包括呕吐、腹痛、多饮多尿等8项临床指标和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6项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见肝脏回声增强,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治疗方案
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同时需进行支持治疗,包括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保肝药物。
5、预防措施
定期产前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出现持续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有妊娠期肝病病史者再次妊娠时需加强监测。
孕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孕妇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上选择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一旦出现可疑症状,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产后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关注身体恢复情况。
本文链接:孕期急性脂肪肝是准妈妈的健康杀手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062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肝脏结节严重吗?
下一篇: 肝炎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