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脂肪肝的中医鉴别治疗需结合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等证型。患者需经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明确证型,再针对性采用中药、针灸、拔罐等疗法。
1、肝郁脾虚型
表现为胁肋胀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治疗以疏肝健脾为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含柴胡、白芍、陈皮等药材。可配合针刺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调节肝脾功能。日常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2、痰湿内阻型
常见形体肥胖、口黏腻、舌苔厚腻。方选二陈汤合平胃散化裁,含半夏、茯苓、苍术等化痰祛湿药。艾灸中脘、丰隆穴有助于健脾化湿。饮食需减少肥甘厚味,适当增加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
3、湿热蕴结型
多见目黄尿赤、口干苦,舌红苔黄腻。龙胆泻肝汤为首选方剂,含龙胆草、栀子、泽泻等清热利湿药。刺络放血配合大椎、阳陵泉针刺可增强疗效。需严格戒酒,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刺激。
4、气滞血瘀型
症见胁肋刺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加减,含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药。推拿肝经穴位配合拔罐能改善局部气血瘀滞。适当饮用玫瑰花、山楂等代茶饮辅助调理。
5、肝肾阴虚型
伴随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化裁,含生地、枸杞、山茱萸等滋阴药。耳穴压豆选取肝、肾反射区调节脏腑功能。宜食用黑芝麻、桑葚等滋补肾阴之品。
中医治疗需坚持3-6个月疗程,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药。配合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严格监测肝功能指标,若出现转氨酶持续升高或黄疸需及时联合西医干预。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滥用滋补类中药材。
本文链接:中度脂肪肝的中医鉴别治疗http://www.sushuapos.com/show-9-6851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脂肪肝会带来什么危害?
下一篇: 中度脂肪肝该怎么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