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压疮可通过控制血糖、伤口清创、抗感染治疗、减压护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压疮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微循环障碍、局部受压缺血、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感染风险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延缓伤口愈合。需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以下。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长期血糖稳定。
2、伤口清创:
清除坏死组织是促进压疮愈合的关键步骤。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机械清创、酶解清创或自溶性清创等方法。对于深部感染或大面积坏死组织,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清创。清创后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伤口清洗液保持创面清洁。
3、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压疮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渗液、异味等感染征象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等。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轻度感染可局部使用抗菌敷料。
4、减压护理:
减轻局部压力是预防压疮恶化的基础措施。使用气垫床、泡沫垫等减压装置,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坐位时使用特制减压坐垫,限制每次坐立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营养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锌等促进伤口愈合的微量元素。血糖控制稳定时可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糖尿病患者预防压疮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或破损,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保持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骨突部位摩擦。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使用温和清洁剂。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诊评估压疮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发热、创面扩大或渗液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本文链接:糖尿病引起的压疮怎么治疗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114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乳糖耐不耐受需要做什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