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遗传易感性、环境触发因素和自身免疫异常共同致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1. 遗传因素
HLA基因变异是主要遗传风险,DR3-DQ2和DR4-DQ8单倍型携带者风险增加5倍。家族史阳性者患病风险达10%,同卵双胞胎一致率约50%。基因检测可辅助风险评估。
2. 环境诱因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B4病毒通过分子模拟机制触发免疫反应。婴儿期过早接触牛奶蛋白可能产生交叉抗体。纬度越高发病率越高,维生素D缺乏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3. 自身免疫机制
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等5种自身抗体可提前5年检出。T淋巴细胞浸润胰岛引发炎症,β细胞数量每年递减3-5%,残存功能决定蜜月期长短。
4. 诊断标准
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伴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抗体检测阳性率超85%,C肽水平<0.6ng/ml提示β细胞功能衰竭。需鉴别LADA和2型糖尿病。
5. 胰岛素治疗方案
基础胰岛素选用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每日1次,餐时胰岛素推荐门冬胰岛素或赖脯胰岛素每日3次。胰岛素泵可精确控制剂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优化治疗方案。
6. 并发症管理
每年筛查视网膜病变和尿微量白蛋白。神经病变使用α-硫辛酸600mg/日,肾病限制蛋白质摄入0.8g/kg/日。心血管风险控制血压<130/80mmHg。
7. 生活方式干预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14g/1000kcal。抗阻训练每周3次结合有氧运动,避免清晨空腹运动预防低血糖。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需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新诊断患者应接受结构化教育。干细胞移植和免疫调节治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胰岛移植5年存活率约50%。保持糖化血红蛋白<7%可减少75%的微血管并发症风险。
本文链接: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什么意思http://www.sushuapos.com/show-9-4848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荨麻疹有哪些过敏源引起的
下一篇: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