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春运形势。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春节8天长假将进一步激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推动节中客流全面增加。综合研判,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公路
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从时空分布看,今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春节前后将呈现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情况,集中度较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考虑到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将在短时间内提升至满负荷状态,保畅通、保安全、防范恶劣天气、统筹客货运输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压力。
铁路
梯次安排运力投放优化购票信息预填功能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朱文忠表示,今年春运启动时间比2024年春运提前12天,同时,今年春节8天长假将推动节中客流全面增加,预计铁路客流整体稳中有增。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从客流特征看,继续呈现较为明显的单向特征,不过,反向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春运客流高峰期部分时段和方向,比如节前广深地区至长沙、武汉、成渝等方向,仍然存在运量与运能间的矛盾。
国铁集团将着力增加春运客流集中方向运力,统筹兼顾安排好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车,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左右,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春运期间,国铁集团将加大重点地区和高峰时段运力投放。节前,在北京、沪宁杭、广深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开行长途旅客列车1724对,同比增加64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开行夜间长途高铁列车329对,同比增加38对。节后,在成渝、武汉、南昌、湖南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长途旅客列车871对,同比增加46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夜间长途高铁列车170对,同比增加31对。
同时,完善突发客流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和车票候补大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努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应对突发客流,将在主要铁路枢纽储备一定数量的客车和乘务人员,确保随时上线运行,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朱文忠表示,春运期间,国铁集团将根据旅客出行需要,持续改进服务措施。优化12306系统功能,科学制定售票策略,优化购票信息预填功能,加大学生、务工人员售票服务力度,保障重点群体旅客出行,进一步提升旅客购票体验。
同时,增加安检验证通道,合理设置旅客进出站流线和候车区域;做好重点旅客服务,全国主要客运车站设置绿色通道、母婴候车室和车站医疗点,绿色通道主要方便临近开车前15分钟急客和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优先进站乘车;完善车站充电设施,丰富餐食供应品类,扩充热链餐食供应车站范围;提升交通接驳信息服务水平,利用12306短信、微信等,将部分城市地铁、公交等市政交通营业时间及临时调整情况向旅客精准推送。
此外,加大票价优惠力度,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的旅客列车实行优惠票价,普速车最大优惠低至2折,动车组最大优惠低至3折。
民航
部署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大进出海南岛运力供给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国际民航连续发生两起重大事故,民航局密切关注事故调查进度,并举一反三,部署全行业结合冬季运行特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表示,民航局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工作,2024年在全行业运输飞行总量较2019年增长12.3%的情况下,运输航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较2019年下降74.6%,这是衡量民航安全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民航安全态势保持总体平稳。
根据预测,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目前,民航局已成立春运安全专项检查督导组,赴全国各地对行业各生产运行单位冬季安全运行组织实施、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民航局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生产组织、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确保航空安全。
针对大家关心的海南春运保障工作,徐青表示,今年民航局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空域的协同使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时刻资源配置,加大进出海南岛运力供给,做好与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此外,春运期间,要求民航各单位严格遵守冬季运行标准,制定多场景保障预案,对恶劣天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不符合运行条件等特殊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天气
春运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起伏较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预计春运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强度总体偏弱,但冷暖起伏比较大。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介绍,春运期间,内蒙古东部、西北、西南等地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降水偏少。
在春节假期前,有两次冷空气过程,一次是1月14日至16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偏低,下降4℃-6℃,部分地区可能下降8℃以上。另一次是1月24日至27日,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大部可能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西南地区中北部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在春节假期后半段,将有一次弱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春节假期之后,天气将逐渐回暖,但仍有2-3次冷空气过程。此外,华北、黄淮、西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大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天气。
王亚伟表示,基于以上预报,建议北方地区加强防范阶段性降雪造成的道路结冰、积雪对交通和旅游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西南地区高海拔桥梁、隧道等局部路段需要防范道路结冰,华北、四川盆地还要注意防范阶段性能见度较低对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建议密切关注西部、东北等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导致的供暖用能需求增加,以及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覆冰风险。
【数说】
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
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国铁集团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左右,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1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春运形势。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春节8天长假将进一步激发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推动节中客流全面增加。综合研判,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公路
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从时空分布看,今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春节前后将呈现学生、务工、探亲、旅游等四种客流叠加情况,集中度较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考虑到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将在短时间内提升至满负荷状态,保畅通、保安全、防范恶劣天气、统筹客货运输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压力。
铁路
梯次安排运力投放优化购票信息预填功能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朱文忠表示,今年春运启动时间比2024年春运提前12天,同时,今年春节8天长假将推动节中客流全面增加,预计铁路客流整体稳中有增。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从客流特征看,继续呈现较为明显的单向特征,不过,反向客流量将进一步上升。春运客流高峰期部分时段和方向,比如节前广深地区至长沙、武汉、成渝等方向,仍然存在运量与运能间的矛盾。
国铁集团将着力增加春运客流集中方向运力,统筹兼顾安排好非客流集中方向列车,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左右,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春运期间,国铁集团将加大重点地区和高峰时段运力投放。节前,在北京、沪宁杭、广深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开行长途旅客列车1724对,同比增加64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开行夜间长途高铁列车329对,同比增加38对。节后,在成渝、武汉、南昌、湖南等客流集中地区,每日安排长途旅客列车871对,同比增加46对;客流高峰期安排夜间长途高铁列车170对,同比增加31对。
同时,完善突发客流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和车票候补大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努力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为应对突发客流,将在主要铁路枢纽储备一定数量的客车和乘务人员,确保随时上线运行,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朱文忠表示,春运期间,国铁集团将根据旅客出行需要,持续改进服务措施。优化12306系统功能,科学制定售票策略,优化购票信息预填功能,加大学生、务工人员售票服务力度,保障重点群体旅客出行,进一步提升旅客购票体验。
同时,增加安检验证通道,合理设置旅客进出站流线和候车区域;做好重点旅客服务,全国主要客运车站设置绿色通道、母婴候车室和车站医疗点,绿色通道主要方便临近开车前15分钟急客和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优先进站乘车;完善车站充电设施,丰富餐食供应品类,扩充热链餐食供应车站范围;提升交通接驳信息服务水平,利用12306短信、微信等,将部分城市地铁、公交等市政交通营业时间及临时调整情况向旅客精准推送。
此外,加大票价优惠力度,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的旅客列车实行优惠票价,普速车最大优惠低至2折,动车组最大优惠低至3折。
民航
部署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大进出海南岛运力供给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国际民航连续发生两起重大事故,民航局密切关注事故调查进度,并举一反三,部署全行业结合冬季运行特点,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表示,民航局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工作,2024年在全行业运输飞行总量较2019年增长12.3%的情况下,运输航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较2019年下降74.6%,这是衡量民航安全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民航安全态势保持总体平稳。
根据预测,今年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目前,民航局已成立春运安全专项检查督导组,赴全国各地对行业各生产运行单位冬季安全运行组织实施、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民航局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生产组织、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确保航空安全。
针对大家关心的海南春运保障工作,徐青表示,今年民航局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空域的协同使用,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时刻资源配置,加大进出海南岛运力供给,做好与地方政府的协同联动,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此外,春运期间,要求民航各单位严格遵守冬季运行标准,制定多场景保障预案,对恶劣天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不符合运行条件等特殊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天气
春运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起伏较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预计春运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强度总体偏弱,但冷暖起伏比较大。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介绍,春运期间,内蒙古东部、西北、西南等地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降水偏少。
在春节假期前,有两次冷空气过程,一次是1月14日至16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偏低,下降4℃-6℃,部分地区可能下降8℃以上。另一次是1月24日至27日,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新疆大部可能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西南地区中北部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在春节假期后半段,将有一次弱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春节假期之后,天气将逐渐回暖,但仍有2-3次冷空气过程。此外,华北、黄淮、西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大雾造成的低能见度天气。
王亚伟表示,基于以上预报,建议北方地区加强防范阶段性降雪造成的道路结冰、积雪对交通和旅游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西南地区高海拔桥梁、隧道等局部路段需要防范道路结冰,华北、四川盆地还要注意防范阶段性能见度较低对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建议密切关注西部、东北等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导致的供暖用能需求增加,以及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覆冰风险。
【数说】
今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
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国铁集团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左右,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本文链接: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达72亿人次http://www.sushuapos.com/show-5-4123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国家发改委:严厉打击“先涨价后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