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
8月1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农银理财副总裁孙建坤出席论坛,并在主论坛“大资管再造竞争力”圆桌环节参与讨论。他表示,理财子公司要进行市场化应对机制的转变,真正搭建起多元资产获取和组合的能力,将买方思维嵌入到产品营销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三大实践应对理财“大年”
孙建坤指出,过去一年对理财行业、资管行业而言都是"大年",在这一年,农银理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件事是顺势而为,把握市场的确定性机会。孙建坤认为市场机会来自三方面:一是存款利率下行改善了存款与理财的收益比较关系;二是房地产行业变化推动居民风险偏好下移,有利于理财产品投资发展;三是去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良好,为以固收资产为主的理财行业创造了有利环境。“三方面因素叠加,在过去一年奠定了理财行业较好的发展格局。”孙建坤提到,在此背景下,农银理财实现了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和客户数量显著上升,目前零售客户已达4000万左右。
第二件事是保持清醒,把握行业趋势苦修内功。孙建坤强调,不能将行业系统性机会带来的收益视为自身能力的体现。他坦言,理财行业与基金等其他资管业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农银理财在顺势而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清醒苦练内功,在投资端拓展资产配置边界,从固收类资产向权益类等多元资产延伸。孙建坤指出,以往的固定收益投资更多是依靠经验判断来把握市场机会,但在过去几年中这种方式逐渐失效。他提到,应当摒弃传统经验主义打法,转向量化分析和定量支撑的投资决策方式,来发现、把握市场机会,这一转变在债券市场和新拓展资产类别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三件事是保持逆向思维和布局。孙建坤表示,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内债券市场表现优异,但农银理财始终未放弃“固收+”赛道的坚守,始终在加强相关团队、投研能力的额建设投入。这种前瞻性布局使公司在“固收+”总量上以及权益市场配置比例上保持了较好态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因素推动行业未来格局重构
谈及行业格局,孙建坤认为理财行业是"新旧交融"的行业。
“虽然资管新规实施已有6年,但理财行业真正进行市场化运作仅4年左右,当前格局更多是旧格局的延续。”以公募基金为例,孙建坤指出其发展30多年来前十名公司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他特别指出,某些基金公司在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布局指数化场景,在过去的两年内获得巨大收获,这说明产品前瞻性布局能力对一家资管机构而言至关重要。
孙建坤分析,未来理财行业格局的变化将取决于三大因素:
一是从依靠制度红利发展自身业务,到建立真正独立的市场化机制。“将来真正领先的,是整个行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与市场化机制建设能力。”他表示。
二是多元资产的获取和组合能力。“所有资管行业都在说多元资产配置,但知易行难。”孙建坤指出,多元资产获取的前提是对债券、商品、汇率、衍生品等单一资产的深度钻研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基于单一资产的理解进一步实现资产配置组合。他强调,多元资产配置不能仅依赖历史经验,因为"过去的不一定要延续,甚至大概率是不会延续的",这要求机构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客户服务能力的构建。孙建坤坦言,当前理财产品销售更重前端而轻后续服务,且未能真正实现客户风险偏好与产品匹配,这一方面是因为客户对理财行业、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仍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理财公司对客户服务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
孙建坤进一步引用胖东来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变的成功案例,认为理财行业亟需类似变革。"银行系理财公司拥有投资顾问与咨询牌照,但这一牌照的价值尚未充分发挥。"孙建坤表示,银行理财凭借与母行在去大客户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更应站在买方角度开展投资顾问服务,帮助客户遴选产品,建立信任关系。这种服务能力以及科技能力建设,都将成为决定未来行业格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面对当前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孙建坤坦言“需要反内卷”,他呼吁通过行业协会或自律组织建立统一规则,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农银理财孙建坤:三大因素,重构行业未来发展格局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246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