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在“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的圆桌论坛上,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表示,要对今后的市场发展变化未雨绸缪,从理财公司产品体系重塑、核心投研能力培育和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加快转型。此外,策略要走向多元化,同时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阶段,要和渠道、客户一起,在认识与接受波动的过程中,努力获取投资收益。
回顾过去一年的市场变化,汪圣明表示,一方面资产管理基础性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资产之荒仍在延续,但权益市场在不断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居民财富再配置在加速,存款从表内溢出,理财产品的客需不断增加,整个资管行业在享受行业的制度红利。如何持续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财富服务,这是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汪圣明认为,目前传统的低风险低波动理财产品还是大家比较偏好的投资对象,这个是市场的选择,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尽可能予以满足,但面对市场发展变化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传统业务模式的潜在不匹配性,我们需要未雨绸缪,需要从理财公司自身的能力培育、产品体系重塑和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加快转型。
在产品体系方面,汪圣明表示,要从以前的“类存款”产品定位转向真正的资管产品定位,重塑产品体系。要结合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结合客群风险偏好及其可能的变迁路径,努力为客户提供稳健而又多元的全谱系理财产品服务。
在核心投研能力培育上,汪圣明表示,这一两年来兴银理财内部的努力始终聚焦投研体系化、平台化,特别是打造多元资产多元策略配置平台,与目前的市场走势是契合的,我们核心的工作就是让体系化平台化建设由点到线到面有效落地。
在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上,汪圣明表示,怎样构建起良好的生态,让客户、渠道和理财公司一起,从原有的“类存款”业态走向资管业态,是理财有效转型和渠道财富配置升级的重中之重。只有这个建设到位了,我们所讨论的各种能力建设、各种产品创新才有基础,是转型的前置条件,否则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谈到对大类资产配置的看法,汪圣明认为,对理财公司而言,股、债两大核心资产至关重要,对于债市要充分拥抱波动,对于股市要摒弃熊市思维。
汪圣明强调,核心是要考虑怎么把市场机会转化为客户的产品收益。
“今年的市场波动是很快的,我认为低利率的大环境不会变化,波动的出现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还是运用原有的单一固收策略,去做相应的趋势投资是有挑战的,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固收要走向多元策略运用,更要走向与非固收资产的大类配置管理。权益更是如此,权益的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当然从近期来看大盘也有机会,对于当前的理财客群,简单的将单一权益资产策略产品化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以风险预算为前提,构建股债多元资产组合。同时,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阶段,要和我们的渠道、客户一起,在认识和接受波动的过程中努力把握投资机会。如果客户和我们是相向而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机会转化为收益。”汪圣明说道。
面对理财行业卷收益、卷费率、卷流量等现象,汪圣明认为,内卷是各行各业共同的现象,大资管不例外,理财也存在。理财公司要实现差异化竞争,不要在低波固收等很狭小的赛道做同质化的竞争。此外,围绕理财行业生态,要从客户、渠道、理财公司、市场等多个层面强调“产品+服务”的能力导向,做好对客户的资产配置到财富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而不是单一收益目标思维。当然,必要的行业自律也是反内卷的应有之义。
本文链接: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和客户相向而行,把市场机会转化为价值创造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231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翻倍基来了,谁在落寞?谁在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