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30日电 (李自曼)“出演竖屏短剧后,我的演艺事业就一路高歌猛进。自去年9月以来,我已经在竖屏剧中拿下了32个角色。这对温哥华的演员来说可能是个纪录了!”近日,家住加拿大温哥华的男演员Steven Kammerer对中新经纬说。
近期,海外短剧引发市场关注。中新经纬采访了多位从业者,了解海外短剧发展现状。
谁赚到了钱?
美国洛杉矶影视公司Ahah Lava联合创始人、短剧导演谢湘婺告诉中新经纬,2023年至今,她所在的公司已经拍摄过15部短剧。作为承制方他们不仅拍摄海外原创剧,也会改编拿到版权的中国国内爆款剧。
谢湘婺(右一)在短剧拍摄现场 受访者供图
进入短剧行业2年多时间,谢湘婺深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变化。“2023年时,我们拍完一部剧,得先等上线数据,数据好才有可能接到新项目。直到第三部剧成为爆款后,才实现每个月都有项目。今年则不同,一个月会有好几部剧找我们合作,为了保证质量,我们每个月最多接两部,其他会回绝掉,主动权更多了。”谢湘婺说。
在制作团队构成上,谢湘婺透露,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
“目前,我们公司的团队构成上,主创(制片/导演)多为华人,但90%剧组成员为外国人,包括参与过好莱坞项目的演员工会成员,以确保制作水准。海外演员对短剧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部分演员通过短剧爆红,有的日薪增长数十倍。”谢湘婺说。
布兜影业制片人Grace Zhu在加拿大温哥华参与短剧制作。她告诉中新经纬,现在他们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自法国、墨西哥、日本、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
“2024年5月我们开始在温哥华做短剧时,很多演员并不了解竖屏短剧。当时,我们跑了各种影视学校、西餐厅、咖啡馆、健身房等去寻找演员,也联系了一些之前在时装周认识的、热爱表演的帅哥美女。但当时不少人对拍竖屏短剧半信半疑,给他们发邀请也不回复。现在,我发掘的演员已经出演过很多男女主角,他们会送花给我,说我改变了他们的人生。”Grace Zhu说。
在制作成本方面,点悦娱乐高级副总裁、制片人赵相格告诉中新经纬,目前大多海外短剧的制作成本在十几万美元到20万美元(约144万元人民币)不等,也有部分达到30万美元(约215万元),未来可能还会上涨。
谢湘婺指出,单部剧成本的主要差异来自演员费用和指导团队额定要求。承制方属于行业链条中“赚辛苦钱”的一环,真正盈利的是演员和平台方。
据Steven Kammerer透露,他的收入按天计算,具体金额取决于角色的大小。他接到的角色,日薪通常在200到300加元(约1045元到1568元人民币)。
赵相格表示,2019年他参与制作的短剧,演员大多采用邀请制――邀请时会根据演员情况提供300至500美元(约2153元至3588元人民币)的日薪报价,演员觉得合适就会来拍摄。如今,头部短剧演员的日薪能达到上千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外短剧产业链上游是IP版权方,主要提供短剧创作所需的原始素材或版权资源;中游是内容制作方,主要将IP或创意转化为成品短剧,参与者包括影视公司、MCN公司、制作团队等;下游是内容分发方,包括分销方与平台方,分销方负责短剧版权购买、推广服务及分账模式下的收益分成,平台方提供短剧播放渠道,通过个性化推荐吸引用户。
从平台方看,ReelShort、DramaBox是海外短剧头部平台。公开资料显示,ReelShort是由Crazy Maple Studio(枫叶互动)推出的海外短剧平台,该公司为中文在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中文在线2024年年报披露,枫叶互动的营收同比上涨约324%,达29亿元。DramaBox则是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外短剧平台。
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发布的《2025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ReelShort和DramaBox内购收入(特指用户在移动应用、游戏或数字平台内部消费产生的直接收入)分别增长31%和29%,达到1.3亿美元(约9.32亿元)和1.2亿美元(约8.6亿元),包揽海外短剧应用收入榜和增长榜冠亚军。
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ReelShort和DramaBox全球累计收入分别达到4.9亿美元(约35.15亿元)和4.5亿美元(约32.28亿元)。
东吴证券研究所7月发布研报称,海外短剧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其内购收入规模从2023年的不到1亿美元(约7.17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15亿美元(约107.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8亿美元(约272.57亿元),长期市场空间有望超过海外电影票房(2024年规模242亿美元)(约1735.89亿元)。
“一个原创剧本稿酬3000美元”
“目前海外短剧市场以北美(占60%)为主,其次是日本、东南亚(菲律宾、泰国)。”谢湘婺说。
谢湘婺表示,剧集长度上,北美剧集长度多为60-90集,与中国国内相近,但节奏较慢。由于国内受众已经有较长的短剧观看经验,所以有的中国国内短剧会有两秒就切换画面的情况,而欧美观众需要更清晰的叙事节奏。在剧集内容的本土化改编过程中,会调整不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的元素。
海外短剧拍摄现场 受访者供图
掌阅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经纬,短剧出海既要精准翻译语言,又要通过文化适配和情感共鸣让外国观众理解并享受“爽点”,通过语言简洁化、文化符号替换、情感强化等策略,将中国短剧的“爽感公式”转化为目标观众熟悉的叙事逻辑。
海外短剧市场的本土化改编,离不开编剧团队。2023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编剧系学生吴 ,因过往有影视剧行业从业经验,被一名海外短剧制片人邀请入行。毕业后,她正式加入洛杉矶一家短剧平台做编剧。
吴 告诉中新经纬,中国留学生是海外短剧行业的主力军之一。成为一名合格的短剧编剧,需要具备双语能力,并且能与合作的资方沟通。一般海外短剧编剧完成一个完整的原创剧本的稿酬为3000美元(约2.15万元),此前出过爆款的编剧,稿酬会更高。
作为短剧平台的签约编剧,吴 需同时处理翻译和原创剧本。吴 进一步介绍,原创剧本需主动请平台方审核,但目前市场以改编中国国内爆款为主(买断版权后做1:1翻译或本土化改编)。编剧交付剧本后,甲方是否拍摄或上线无法控制。
“翻译时需处理文化差异,比如有些中文剧本中,女主的孩子会喊男主‘叔叔’。但外国人会觉得这样的称呼意味着有血缘关系,所以我们会对‘叔叔’‘阿姨’这类称呼做创意化替代,比如‘Mr.Handsome’‘Mr.Strong’,既保留人物关系又符合当地习惯。”吴 说。
吴 表示,海外短剧在创作时,前10集必须建立观众对类型期待的戏剧矛盾。在这基础上,融入欧美文化元素(如吸血鬼、狼人题材),需研究当地的文化传统,参考《暮光之城》等爆款总结受众的情感期待。
谈到中国短剧制作团队时,来自美国的商业文化演出顾问Anina Net表示:“中国剧组的节奏就像自带加速器――从剧本到上线快得惊人,这让我们惊叹。要知道,美国的节奏不可能那么快,从剧情的选择到拍摄计划,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筹备。而中国团队执行效率甚至是美国团队的三倍,并总能在可控的预算内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案。”
在中国拍海外短剧?
目前,赵相格所在的制作公司,采用海外组与中国国内组双线并行的策略,2025年计划在中国国内完成10部海外短剧项目。
与赵相格合作的刘松导演告诉中新经纬,2023年年底,当海外短剧这一新兴形式刚崭露头角时,他受朋友邀请,尝试参与在中国国内拍海外剧,从而正式进入海外短剧这个赛道。
如今,一年时间中,刘松有一半时间在国内,另一半时间在北美,辗转两地拍摄短剧项目及电影项目。
刘松(前排右二)在短剧拍摄现场 受访者供图
“如今,更多制作团队在中国拍摄海外短剧,在美术制景、服装、妆造等方面更贴合海外文化符号。目前,在青岛、上海、郑州等地都有欧美片场,可以完全复刻海外场景。”刘松说。
刘松指出,现在有很多团队或者平台,希望从北美去调配一些关键演员来中国参与海外短剧的拍摄,这样就可以解决可能外籍演员不足的情况。
据刘松介绍,海外短剧在北美的制作周期通常控制在8到10天,中国国内则压缩至7到8天,这种时间紧缩直接服务于预算控制。在中国国内拍摄一部海外短剧的成本控制在12万美元(约86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全剧的演员预算控制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
“以北美短剧项目举例,整部剧的制作预算中,演员片酬可能占整体预算的三分之一,关键演员日薪可接近2000美元(约1.44万元人民币)。这种成本结构迫使制作方必须在艺术追求与商业理性间寻找平衡:制片人中心制下,导演需在预算框架内完成创作,例如通过调整场景优先级(前10集关键场次增加投入,后续剧集控制开支)实现资源优化。”刘松说。
据公开资料,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已经有企业进入短剧这一赛道。面对多方企业入局,刘松认为,华人团队仍凭借三大优势占据主导:一是对爆款题材的深刻理解,二是与平台方更低的沟通成本,三是有数据支撑的丰富的短剧制作经验。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李中元
本文链接:我在海外拍短剧:关键演员日薪2000美元,准备把他们带中国来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082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乐山大佛旅游集团原董事长杜华被“双开”
下一篇: 新天药业上半年净利降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