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题:未来或有更多券商下调保证金利率
作者 薛洪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近期,部分券商宣布下调客户资金计结息利率。广发证券、民生证券将客户人民币保证金账户结息年利率统一调整至0.05%。
一般来说,股民为控制风险不会满仓操作,证券账户中就会留存闲置资金,也就是“保证金”。
券商下调客户资金计结息利率的核心背景是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再次调降。5月20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六大国有银行也同步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至0.05%,这直接触发了券商同步调整客户保证金利率。
从行业实践看,券商客户保证金利率与银行活期利率联动已成为常态,例如2024年7月银行活期利率降至0.15%时,东吴证券等券商随即跟进调整,此次广发证券、民生证券的调整延续了这一逻辑。
向后看,这种同步调整很可能成为行业普遍趋势。首先,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向券商支付的保证金存款利率一般也会同步下降,券商若不跟随调整对客户支付的利率,将导致利差收窄,直接影响其利差收入――以行业日均2万亿元保证金计算,利差波动0.1个百分点,对应的收入规模为20亿元。其次,监管层面要求券商必须将客户资金进行第三方存管,利率调整需向监管机构备案,合规框架下券商难以逆势操作,顺势调降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新一轮降息落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券商跟进调降客户资金计结息利率水平。
下调客户资金利率对券商资金成本和盈利能力有影响,但幅度有限。从资金成本看,券商支付给客户的利息减少,而存放银行的同业存款利率通常高于客户利率(例如客户利率0.05%时,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在0.3%-0.5%之间),利差扩大直接增厚收益。不过,一方面,券商保证金利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通常在3%-5%之间,利差的变化不会对券商营收结构造成明显影响;另一方面,降息背景下,银行支付给券商的同业存款利率大概率也会下降,券商保证金利差未必扩大。
站在客户的角度,保证金利率下调还可能促使客户转向收益率更高的保证金理财产品,产生替代效应,降低券商利差收入的同时推动券商资产管理规模扩张,增厚财富管理业务收入。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的收益影响而言,此次调整也微乎其微。以10万元闲置资金为例,利率从0.25%降至0.05%后,年利息从250元减少至50元,减少200元。由于单账户资金量有限,且频繁交易,多数个人投资者预计对此感受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可通过券商APP申购保证金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在不影响证券交易的前提下,收益率显著高于活期利率。换言之,普通投资者只需调整资金配置策略,即可对冲保证金利率下调的影响。(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本文链接:薛洪言:未来或有更多券商下调保证金利率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4508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