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教育部网站27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巩固深化2024年规范管理年工作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知》提出“五个进一步”的工作目标: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得到遏制;依法治教、管理育人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进一步优化改善;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有效提升。
《通知》指出,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巩固规范管理成果,凝练固化规范管理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长效治理机制,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主线,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底线,守牢安全管理,规范办学红线。深化重点难点整治,针对尚未完全解决的基础教育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整治力度。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各地各校将规范管理要求转化为行为,内化为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在办学治校中做到循规律、明底线、守规则。提升数智赋能水平,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方式,提升效能,不断提升基础教育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通知》提出了16条负面清单,重点内容包括:严禁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分裂国家、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等错误言行,或通过网络媒介、试卷试题等传播错误观点;严禁违反规定频繁组织考试,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严禁违规安排学生作息,挤占学生课间休息;严禁提前开学、延迟放假,或利用假期组织补课;严禁学校制定有违常理认知、违背公序良俗的校规校纪条款。清单还对不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违规征订教辅、利用购买校服牟利等提出了禁止性要求。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健全联动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落地落实。
对于如何深化重点和难点整治,提升基础教育精准化管理水平,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答记者问指出,针对尚未完全解决的基础教育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大整治力度。
一是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谋利等侵害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二是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和日常作息安排不合理、学习时间过长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三是持续治理“暗箱操作”“掐尖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和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参与招生等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是严肃纠正违规组织考试、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宣传炒作中高考升学率等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教育部:持续治理“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4498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