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新研究揭示 光合作用进化“缺失的一环”

2024-03-22 13:31:26 来源: 科技日报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湖水样本培养出一种奇特的光合细菌,它属于绿弯菌门一种此前未知的目,代表了光合作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发现为进一步探索远古地球上光合作用的进化提供了线索。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通常对光合作用的定义是植物和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而事实上,还有一种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是一种发生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在地球生命诞生不久后就已出现,而产氧光合作用的出现要晚大约10亿年。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据日本北海道大学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发布的公报,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植物和藻类拥有两个被称为光系统的光吸收功能单位,即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分别对应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每个光系统都由捕光天线(即捕光色素)和反应中心构成,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分别称为Ⅰ型反应中心和Ⅱ型反应中心,它们均由远古光合细菌的反应中心进化而来。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绿弯菌门是一类现存的光合细菌,它们具有被称为绿色体的光合作用细胞器,迄今已知的绿弯菌门细菌光系统反应中心均为Ⅱ型。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北海道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从加拿大北部一处湖泊采集的湖水样本培养出一种光合细菌,并利用基因组学、光谱学等方法对其分析后发现,这种细菌属于绿弯菌门一种此前未知的目。它拥有光合作用所需的绿色体,与其他已知绿弯菌门细菌不同的是,它通过Ⅰ型反应中心进行光能转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细菌与其他绿弯菌门成员从相近的共同祖先那里继承了光合作用能力。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光合细菌代表了光合作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种奇特的过渡形式,是光合作用“系统进化树上”此前“缺失的一环”,也是全面了解远古地球上光合作用从不产氧向产氧进化的“活化石”。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湖水样本培养出一种奇特的光合细菌,它属于绿弯菌门一种此前未知的目,代表了光合作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发现为进一步探索远古地球上光合作用的进化提供了线索。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通常对光合作用的定义是植物和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而事实上,还有一种光合作用不产生氧气,是一种发生在光合细菌中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在地球生命诞生不久后就已出现,而产氧光合作用的出现要晚大约10亿年。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据日本北海道大学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发布的公报,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植物和藻类拥有两个被称为光系统的光吸收功能单位,即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分别对应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每个光系统都由捕光天线(即捕光色素)和反应中心构成,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反应中心分别称为Ⅰ型反应中心和Ⅱ型反应中心,它们均由远古光合细菌的反应中心进化而来。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绿弯菌门是一类现存的光合细菌,它们具有被称为绿色体的光合作用细胞器,迄今已知的绿弯菌门细菌光系统反应中心均为Ⅱ型。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北海道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从加拿大北部一处湖泊采集的湖水样本培养出一种光合细菌,并利用基因组学、光谱学等方法对其分析后发现,这种细菌属于绿弯菌门一种此前未知的目。它拥有光合作用所需的绿色体,与其他已知绿弯菌门细菌不同的是,它通过Ⅰ型反应中心进行光能转换。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细菌与其他绿弯菌门成员从相近的共同祖先那里继承了光合作用能力。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认为,新发现的光合细菌代表了光合作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种奇特的过渡形式,是光合作用“系统进化树上”此前“缺失的一环”,也是全面了解远古地球上光合作用从不产氧向产氧进化的“活化石”。o19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新研究揭示 光合作用进化“缺失的一环”http://www.sushuapos.com/show-2-407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认知选择”或影响人类语言演化

下一篇: 银鲳高质量染色体水平 参考基因组发布

热门资讯

  • 我国成功研制可靶向送药的磁驱软体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5日发布消息称,该院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具有靶向送药功能的磁驱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根据器官内部环境的特点选择合

  • 洞悉竹类植物有了称手“利器”

    竹类植物是竹亚科植物的总称,与水稻、小麦、大麦和燕麦同属于禾本科BOP分支,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服务竹类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功

  • 中经社发布垂直领域数字化应用系统 为行业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3月18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垂直领域数字化应用系统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仪式上,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的目标,中经社推出

  •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监管AI,欧盟出手,美国掉队?  上个世纪,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带来了对“机器人”与“规则”的美好幻想。  如今,伴随着ChatGPT、Sora的爆火,

  • 量子计算机能更好解决组合优化问题

    旅行推销员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也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德国柏林弗雷大学和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HZB)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证明,量

  • Sora将如何影响科学与社会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3月12日刊登题为《OpenAI的文生视频工具Sora会如何改变科学——以及社会》的文章,作者为乔纳森·奥卡拉汉,内

  • 每12个恒星或有一个吞过行星

    据《自然》20日消息称,天文学家对91对恒星所作的光谱分析显示,大约每12个恒星中就有一个可能吞噬了一个行星。在吞噬一个行星后,恒星的化学构成可能发

  • 我科学家实现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

    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态分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在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问题中首次提出了全局

  • 达摩院AI加速农业新品种培育 全球23家科研机构“尝鲜”

    记者3月21日获悉,全球植物科学期刊《分子植物》刊载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达摩院(湖畔实验室)

  • 饭后想吃零食或因神经元过度活跃

    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

  • “捕风捉光”,气象服务助力新能源发电

    今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面对愈加频繁的极端天气和全球变暖等气候危机,减缓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发展新能源是应

  • 甘蓝育种大突破:“一步法”快速创制不育系

    3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开发了快速创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新方法——“一步法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