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新型心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 可微创植入体内

2025-04-14 12:11:29 来源: 新华网

美国西北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临时起搏器对术后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短暂心动过缓(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的临时起搏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有很大风险。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论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学的约翰·罗杰斯教授说:“儿科心脏手术迫切需要临时起搏器,而这一应用场景设备微型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就人体承受的器械负荷而言,体积越小越好。”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起搏器宽度为1.8毫米,长度为3.5毫米,厚度为1毫米。研究人员使用光控系统大幅缩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时,还用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单电池作为起搏器的电源,当起搏器的电极与周围的体液接触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导线。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当使用寿命到期后会分解或被身体吸收,无需手术取出。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据介绍,与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还有一个放置于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软、灵活的无线可穿戴贴片,当贴片检测到心律不齐时就会自动发出能穿透皮肤、胸骨和肌肉组织的光脉冲信号,以激活起搏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的演示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在小鼠和猪等动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体的人类心脏中控制心脏起搏。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表示,该装置的技术还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帮助神经和骨骼愈合、治疗伤口以及阻止疼痛。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美国西北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领衔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临时起搏器对术后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短暂心动过缓(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的临时起搏器需要通过侵入性手术,有很大风险。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论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学的约翰·罗杰斯教授说:“儿科心脏手术迫切需要临时起搏器,而这一应用场景设备微型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就人体承受的器械负荷而言,体积越小越好。”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起搏器宽度为1.8毫米,长度为3.5毫米,厚度为1毫米。研究人员使用光控系统大幅缩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时,还用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简单电池作为起搏器的电源,当起搏器的电极与周围的体液接触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导线。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当使用寿命到期后会分解或被身体吸收,无需手术取出。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据介绍,与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还有一个放置于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软、灵活的无线可穿戴贴片,当贴片检测到心律不齐时就会自动发出能穿透皮肤、胸骨和肌肉组织的光脉冲信号,以激活起搏器。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的演示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在小鼠和猪等动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体的人类心脏中控制心脏起搏。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研究人员表示,该装置的技术还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帮助神经和骨骼愈合、治疗伤口以及阻止疼痛。nFd速刷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新型心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 可微创植入体内http://www.sushuapos.com/show-2-1181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国家网信办完成数据出境安全评估项目298个

下一篇: 神经保护药物丁苯酞或成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新选择

热门资讯

  • 站在“人工智能+”探索前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头连着数字经济发展大局,一头连着行业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既是

  • 人工智能探究癌症发展机理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3日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在利用人工智能(AI)阐释人体所谓的“黑暗基因组”,并开发一种可能很强大的癌症检测、监测和治疗新

  • CRISPR能消除培养细胞中艾滋病病毒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证明,利用最新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能消除实验室中受感染细胞内所有艾滋病病毒(HIV)的痕迹,为治愈

  • 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实现

    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态分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最小资源消耗的量子态分辨问题中首次提出了全局最优

  • 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将是探月工程四期“关键一环”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科技日报记者 付

  • 甘肃首座特高压换流站迎来“新成员”

    3月18日,伴随着搬运车的轰鸣声,全国首个大规模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端±800千伏特高压祁连换流站迎来了一位“新成员”—&mdas

  • 女性比男性更易失眠?什么原因导致?专家分析

    造成女性更容易睡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更年期等生理周期等,而女性长期的失眠除了会导致内分泌进一步失调,还会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免疫

  • “认知选择”或影响人类语言演化

    人类的语言自产生以来,就不断演化发展。发音、词汇、语法的演变过程,是语言学家较为关注的领域。语言演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演化又呈现出怎样的规律?我

  • AI伴侣能否带来亲密关系

    自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的“触角”已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工智能+情感”的赛道正悄然崛起。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款较为成熟的AI伴侣应

  • 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7.5%!

    3月22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天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变化状况计算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

  • 首批未来产业创新成果惊艳亮相

    全球首台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生物反应器、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6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深海可燃冰探采重载作业机

  • 诺基亚手机“掉队”带来的启示

    作为功能机时代的霸主,诺基亚手机曾经创造了巨大的辉煌,但也因错失智能手机发展机遇而“掉队”。近期,外媒Visual Capitalist统计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1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