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传输层优化研究获进展

2025-10-21 11:14:00 来源: 中国科学院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旭团队,在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传输层优化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太阳电池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双重突破。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此前,团队通过均质化钙钛矿吸收层中的阳离子分布,为优化吸收层提供了新思路。在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结构中,除核心的钙钛矿吸收层外,其两侧的半导体功能传输层对电荷分离与输运发挥支撑作用,影响器件整体性能。其中,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是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层材料。但是,该材料在光照、高温等典型环境应力作用下,易发生环加成反应并形成二聚体。这一变化会导致材料电荷迁移率下降、能带结构遭到破坏,进而拉低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并使器件稳定性衰减,成为制约钙钛矿太阳电池实用化进程的瓶颈。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团队通过分析PCBM分子在钙钛矿不同表面终端的堆叠行为,发现PCBM的异质化取向是其生成二聚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团队进一步设计了PCBM前驱体添加剂2,3,5,6 -四氟-4-碘苯甲酸,通过与PCBM分子的多相关作用,引导其在钙钛矿表面有序堆叠,均质化其取向,从而抑制环加成反应所必需的反应位点拓扑对齐,并抑制二聚体生成。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该方法制备的太阳电池,实现了26.6%的实验室级器件效率、25.3%的单元面积器件效率和21.3%的大面积组件效率。同时,这一方法所构筑的器件,在工况下的稳定性同样得到提升,且在高温、高湿、持续光照的苛刻条件下,稳定运行2000小时后仍可保持85%以上的初始性能。上述工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提效增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的支持。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论文链接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a)钙钛矿电池结构及添加剂分子示意图;(b)PCBM电子传输材料二聚化及添加剂作用机理;(c-f)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示意图;(g-h)太阳电池器件效率SRN速刷资讯——每天刷点最新资讯,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SUSHUAPOS.COM

本文链接: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传输层优化研究获进展http://www.sushuapos.com/show-12-194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研究提出超越德拜的声子统一理论

下一篇: 科研人员绘制11种金属离子蛋白质组图谱并揭示铜离子调控PGK1新机制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