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质的重要组成,淀粉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的能量载体。
随着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催化技术发展,科研人员已实现以“一碳化合物”为原料的人工淀粉创制。Amylomaltases(AM)是淀粉修饰的关键酶,可通过独特的环化特征调控淀粉生化特性,形成α-1,4-糖苷连接的大环多糖(CA)。CA工业应用快速发展,但AM环化过程机制的复杂性,以及转糖苷酶家族中转糖基化与水解的相互作用仍然未知,制约了该生物质利用关键酶的智能塑造和性能提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在淀粉修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大规模分子模拟、二维自由能计算、QM/MM量化计算,以原子分辨率揭示AM共价和非共价的完整催化循环,确定了CA合成的决速步骤。在生化实验中,团队通过策略性调节多糖链转移步骤,获得多个活性增强的突变体。酶促动力学结果表明,酶性能提升源于底物转移途径中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下降,从而加快糖链在AM表面的转移,促进环化过程。
进一步,团队利用Mass spectrometry检测发现,在AM催化多糖底物后,生成聚合度范围为22至61的CA,证实了理论计算推测。团队同时探讨AM中转糖基化和水解关系这一问题,量化了二者之间的动力学竞争平衡,为设计具有更高效率和特异性的转糖苷酶提供了机制见解。
这一工作从工业性能角度,对CA生物合成过程进行分子水平研究,为AM家族提供了工程蓝图。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AM转糖基化反应QM/MM计算示意图
本文链接:淀粉修饰研究获进展http://www.sushuapos.com/show-12-171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内源蛋白标记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