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七届西部高教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围绕“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助力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这一主题,来自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分享了精彩观点。
论坛现场。《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供图
大会总结。《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供图
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通过数据对本科教育中的入学率、毕业率、就业率、保留率、深造率以及高职教育的专升本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追求人才培养中的“率”不是大学应有的价值取向。
浙江大学教授眭依凡在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对一流大学转型发展的学术逻辑及其治理路径进行了分析讨论。
北京大学教授卢晓东以简历分析为切口,对古典时间观、线性时间观、现代时间观、非线性时间观、瞬间、传记分析等进行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存认为,国际化是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传播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阎光才以国外高等教育历史流变为切入点,探讨了本科专业教育内涵的流变与走向。
西南大学教授朱德全在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中,指出要走“三教三融”协同逻辑的道路。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卢晓中论证了科教融汇何以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并将科教融合替换为科教融汇,且与职业教育类型优化相关联,确定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洪成文在论证如何提高西部高校财政自主能力的研究中,通过对大学领导的微调研,发现了财政自主能力提高的意义和迫切性、财政自主能力提高的策略。
厦门大学教授王洪才在论高质量高等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指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基础性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咏梅分享了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资源配置标准与需求预测的方法和结果。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建华探讨了中国特色高校分类评价,并对政府评价、高校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完善等三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
云南大学教授董云川讨论了教育面向的当代进路问题,并指出面向未来变成了面向眼前、面向现代化不仅仅是面向技术化、面向世界不能转而面对世界。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陆根书基于教育错配的解释,对于标准就业与非标准就业的收入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悉,西部高教论坛是《重庆高教研究》杂志的品牌活动,至今已举办七届。本次论坛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文理学院社会科学处(期刊社)、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部职教基地发展研究中心(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
本文链接:第七届西部高教论坛召开,聚焦高教强国建设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608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成立勤信荣誉学院
下一篇: 未来城市AI创意设计大赛征集启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