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1日,2025年膜计算国际会议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ICMC & AIIM 2025)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膜计算、智能控制系统、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发展趋势。开幕式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张葛祥主持。
吴锡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吴锡在致辞时强调了本次会议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跨学科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希望参会专家学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共同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国际膜计算学会代表Gheorghe Paun在致辞时表示,膜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且充满潜力的领域,需要全球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顶尖学者,必将推动该领域迈向新的高度。Marian Gheorghe教授则强调,跨学科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此次会议将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助于推动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会议现场。
大会报告环节,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教授Giancarlo Fortino、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教授Mohsen Guizani、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敏、菲律宾迪利曼大学教授Henry N. Adorna、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教授Savas Konur、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薛洁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内容涵盖数字孪生、大语言模型、脉冲神经膜系统、合成生物系统建模等热点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与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成都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协办,并得到AiScholar艾思科蓝提供的全流程技术和服务保障。设立了两个并行分会场,分别聚焦膜计算理论与应用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技术,带来了多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报告。
报告现场。
ICMC 2025膜计算口头报告分会场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就膜计算的前沿理论、创新算法和跨领域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不仅展示了包括自适应模糊控制、遗传算法优化、并行病毒机建模、图像语言生成等多项创新成果,还深入探讨了脉冲神经膜系统在故障诊断、路径规划、图像处理、能源预测等实际工程场景中的解决方案。
AIIM 2025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口头报告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实际应用与技术突破,共安排了11场高质量报告。围绕“智能优化算法与路径规划”“计算机视觉与环境感知”等前沿方向分享了多项创新成果。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电力系统、无人系统、环境感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也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协作启发。
会议期间还设置了海报展示、茶歇交流、优秀论文、优秀海报、优秀论文的评审环节,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吸引大量学者前往线下参会,现场交流氛围浓厚。同时举行了优秀论文、优秀口头、优秀海报的颁奖仪式,表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本文链接:2025年膜计算国际会议召开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656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眼病研究全国联盟”启动
下一篇: 2025广东材料发展论坛在深圳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