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携手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行业相关单位,在天津大学共同举办“守护地球我们在行动”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防震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地球物理知识等科普主题,通过主题研讨、理论宣讲、实践展示、互动科普等多元形式,激发青年学子探索地球奥秘、守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凝聚起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共识。
在活动中,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青年师生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和趣味问答,面向社会公众推广宣传,帮助学生和市民了解极端天气的成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从而提高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自觉。
过程中,同学们精心设计了地球板块拼图、“大风制造者”等地理科普游戏,通过互动展板阐释春季天津易出现大风天气的地理学成因,通过数据图示直观呈现近30年来的全球气温变化曲线。
有奖问答环节涵盖了龙卷风和台风成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珊瑚白化等生态保护问题,引发来往学生的驻足与思考。同学们还尝试将碳排放与减塑行动融入生活场景,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案,以科普实践助推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大风制造者”游戏模拟演示风力 天津大学供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依托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智波启石”地球科学科普项目,致力于构建以防震减灾为主,由自然现象向地球科学多维度解读为辅的多角度地球科学知识科普体系,精心策划了地震知识竞赛答题抽奖与地震仪、地球构造板块拼装游戏,为学生群体带来一场生动的地球科学教育体验。
地震知识竞赛题目涵盖地震成因、地震波传播、避险措施等核心知识点,巩固了参与同学的地震科学知识,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答对题目者还有机会参与抽奖,赢取“智波启石”系列文创礼品,进一步激发了参与热情。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技术学院作为黄大年精神的发源地,依托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讲好黄大年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地学知识科普项目,将黄大年精神深度融入活动各环节,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与价值引领。黄大年精神宣讲团成员代表全程参加活动,生动展现“人民教育家”黄大年对党和祖国的赤诚热爱、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
宣讲团精心设计了“黄大年精神宣传与地球物理科普”主题展区,介绍黄大年教授生前工作成果,科普地球物理相关基础知识。展板上还设置了二维码,扫码即可浏览黄大年线上纪念馆。以“线上+线下”知识竞答形式科普地球物理知识,寓教于乐。
现场合影 天津大学供图
本文链接:京津吉高校联合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029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研究者为恶性胸腔积液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