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一位在光明科学城工作生活的科研人员,他的孩子有可能会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出生,就近选择中山大学的附属学校一直就读至高中,大学可考取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或者深圳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光明科学城内的企事业单位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这是一个关于光明科学城“二代”的人生设想,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他们将有可能从出生都退休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光明科学城度过。如今,这个设想,完全有可能在一位光明科学城“二代”身上实现。
在光明科学城,实验室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新质生产力为实验室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满足了患者对精准治疗的需求。同时,医教产研协同发展已成为提高医疗水平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
近日,深圳市政协赴深圳市光明区生命科学园进行调研。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一行先后参观了深圳医学科学院临时科研场地、粒影生物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实验室(湾有引力)、卫光生命科学园展厅,并在卫光生命科学园举行深聊会。
临床实践为科研和产业提供数据
医教产研的深度融合,当下仍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互助体制机制的建立,成果转化的生态构建等等,都需要创新探索。现今,已有部分医院在进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但进一步挖掘深度融合带来的强劲驱动力,仍是更多医疗机构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我今天做了一上午的手术,用了2个超声刀,国产和进口的还是有区别。”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盛修贵表示,过去国内十分注重同一设备国产的价格是进口的几分之几,却很少去对比质量之间的差距。国内如今有很多医疗设备生产企业,应该在质量上取胜,哪怕价格高一点。
通过临床实践,为相关产业提出优化意见,是加快医教产研协同发展的手段之一。
对此,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罗伟香认为,“国内外的设备仪器,在使用上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通过这些应用的反馈意见去改良它,最终做出适合我们使用的仪器和设备。”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围绕重大疾病和关键技术,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和支撑能力,需要加快形成满足需求、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在临床和科研融合方面,罗伟香表示,医护人员很少有机会做基础研究,他们应该在前端,而科研人员则在后端,两边都应加大融合力度。针对临床遇到的疑难杂症,由医院开展前端的临床研究,与院校开展深度的基础研究,并将临床所积累好的数据更好地利用起来,一起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
“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让我深受震撼的是没有一个临床病例信息被浪费。”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刘禹翔表示,“如何推动临床研究更规范化,这是我们关注的事情。我们可以从高水平医院入手,推动临床研究、探讨相关的合作,也可以借鉴北上广的一些高水平医院的经验。”
深圳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韩振认为,医教研产一体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他表示,医药生物产业内有很多企业,都与临床有很紧密的联系,要想想怎样将它们吸引过来,形成产业集群,这可能会是融合突破的方向。通过实际调研企业需求、临床需求、科研机构需求,去寻找重点,以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后续的成果。
打造医教研产融合发展生态
当前,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是深圳重点培育发展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保持优势、持续向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加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载体含量高,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投入运营,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运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加快培育医疗人才,为光明区打造医疗卫生新高地提供了强劲创新动能。
据光明区政协主席陈秋明介绍,光明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单位落地光明真正让百姓受益。这里聚焦了一大批医药卫生领域的资源,比如深圳湾实验室等。医学和教育、研究、产业之间融合的探索也十分符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光明是非常合适的区域。
以卫光生命科学园为例,其依托光明科学城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优势,在一定空间内密布产学研资源,催生化学反应,推动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其周边就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距离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科学装置仅几分钟车程。
今年1月召开的光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探索打造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研究型高校-公立医院-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疾病研究、临床试验、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贯通“研究-救治-康复”的全链条医疗体系,让医学创新成果更好惠及群众。
在卫光生命科学园中,创新创业可能就是“邻居”的关系,与“楼上楼下”综合体模式有类似之处。湾有引力作为卫光生命科学园重点引进的机构之一,专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颠覆式、源头技术创新,提供高规格的基础设施和专业运营服务体系,符合条件的入驻机构甚至能够实现“拎包入住”。
“来到‘光明’,看到光明。”吴以环此行感受颇为深刻。她说,“卫光生物从一个传统生物医药企业,华丽转身为生物医药平台公司,让我们看到‘四链’的融合,同时产业园区的设计规划也符合实验室经济的要求,让人看到实验室经济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据深圳市政协委员、医药卫生界别召集人张战介绍,深圳市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将在2024年开展组织界别委员学习、开展界别调研视察、组织开展界别协商、提出界别提案、反映界别社情民意信息、开展界别民主监督活动等九项主要工作。
本文链接:从需求挖掘到生态打造,深圳市政协委员为医教产研协同发展建言http://www.sushuapos.com/show-1-9277-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