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沉寂了两年多的资本市场“珠海板块”今年明显活跃,IPO申请迎来扩容势头。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一个显著趋势,北交所正成为珠海拟上市企业的主力“集结地”。与此同时,港交所也持续吸引珠海企业递表。目前,杰理科技、南特科技、锐翔智能、传美讯等4家珠海企业的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均进入在审阶段。港股方面,6月27日康晋电气首次递表港交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自2024年1月经纬天地登陆港交所后,珠海企业一直难觅上市窗口。今年,在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支持的背景下,IPO市场逐渐回暖,为珠海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融资窗口。
北交所成珠海IPO“集结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A股IPO市场合计有305家公司在审,北交所占比为六成,其中有4家为珠海企业。此前递表的天威新材、珠海鸿瑞两家企业已经终止IPO,目前有4家珠海企业进入审核流程,其中杰理科技和南特科技已进行至第二轮问询回复阶段。
一直以来,北交所侧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小巨人”特色愈加凸显。创新度和投研力成为北交所IPO申请能否过会的重要标准。正在冲刺北交所IPO的杰理科技、南特科技、锐翔智能、传美讯均在细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是珠海各细分赛道的代表性企业,与北交所定位契合。
杰理科技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领先的蓝牙音频芯片设计企业,其在AIoT领域的布局与技术积淀备受关注,是本次珠海IPO“闯关潮”的领军企业。南特科技聚焦关键基础零部件和特定技术领域,主要大客户有美的和格力。锐翔智能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传美讯是国内最早从事数码喷印墨水研发及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
这4家企业的行业分布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释放出珠海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向资本市场进军的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成为科创企业上市主阵地,受理激增也导致审核周期显著拉长,2024年企业从受理到上市平均耗时中位数增至306天,较2022年延长40%。与此同时,北交所亦同步强化从严审核,2024年至今已经终止IPO企业107家,重点筛除创新属性不足、业绩波动大及合规存疑企业。
有投行人士认为,政策红利与审核趋严并行正推动北交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对珠海企业而言,需提前夯实创新资质并规范财务内控,以把握更高质量的资本通道。
例如杰理科技在首轮问询函中,被问及发行人产品在高规格、高灵活性与高集成度及SoC解决方案方面对比主要竞争对手创新性的具体体现。南特科技则在首轮问询函中,被问及各业务模式收入确认合规性及内控有效性,并被要求进一步披露创新特征。
目前,申请北交所IPO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有显著抬高。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今年受理且目前正常在审的企业近一年营业收入的平均值为7.38亿元。其中,传美讯是目前北交所业绩规模最小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为2.07亿元,其主要客户包括纳思达下属子公司。
北交所之外,珠海企业赴港交所IPO方面亦有新消息。 6月27日,专注于电力设备领域的康晋电气股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今年珠海企业境外上市的重要案例,珠海资本市场多元化趋势更盛。在转战港股之前,2020年12月,康晋电气就启动深交所创业板IPO计划,随后又转向北交所,后来均搁浅。2023年2月,公司挂牌新三板,但囿于其市场流动性,最终决定借道港股IPO。
“创新力”是闯关IPO“硬通货”
除了数量上的爆发,本轮珠海IPO“闯关潮”中的企业,普遍呈现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持续的研发投入。这不仅体现在它们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各级“专精特新”名单,更直观地反映在财务数据和管理层战略上。
以2023年底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珠海企业派诺科技为例,该企业已于当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为大型建筑、数据中心、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等用户提供能源物联网产品及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涵盖“云管边端”的整体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
观察本轮珠海IPO企业,也大多延续了这一“创新基因”。
杰理科技在TWS耳机主控芯片、AI语音识别芯片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技术迭代迅速。传美讯作为细分领域中“小而美”的企业,在办公家用打印领域竞争优势明显,第一大产品相关性能可媲美进口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无论是沪深北交易所还是港交所,对于硬科技、真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都在加大。珠海这批集中申请IPO的企业,能否顺利“闯关”成功,除了满足基本的财务指标外,其技术壁垒、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及转化效率、核心团队的创新能力以及未来成长性的清晰逻辑,将成为监管层和市场投资者审视的关键维度。
此轮“珠海板块”在资本市场的活跃,还得益于珠海不断壮大的企业后备力量。
截至2024年末,珠海市经营主体总数达45.99万户,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5.32万户。共有上市公司50家,总市值5863.89亿元。2024年期间,珠海市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纳入上市培育综合服务平台的储备企业超过2000家,在培育入库企业679家,近60家企业被纳入上市发展第一梯队。
据南方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多家珠海企业已进入上市前辅导阶段。6月20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关于越亚半导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越亚半导体已完成辅导工作,计划在创业板上市;珠海港子公司珠海港昇已进入北交所辅导阶段;富士智能也已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硬科技”珠海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并参与到全球竞争当中。
本文链接:珠海企业密集IPO,北交所成主要“集结地”http://www.sushuapos.com/show-1-4768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