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低通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垂体功能异常,可能由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炎、垂体损伤等因素引起。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调节甲状腺功能的激素,其水平降低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垂体病变等有关,需结合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格雷夫斯病
格雷夫斯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病因,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会持续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导致垂体反馈性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患者常有心悸、体重下降、突眼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131治疗。
2、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滤泡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一过性释放入血,引发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暂时性降低。典型表现为颈部疼痛伴发热,甲状腺区触痛明显。急性期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严重者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片。
3、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损伤或肿瘤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此时常合并其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为乏力、怕冷、皮肤干燥等。确诊需进行垂体激素全套检查,治疗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等激素。
4、妊娠期一过性甲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交叉反应,可能引起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轻度降低。多数在孕中期自行恢复,无须特殊处理,但需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误诊为病理性甲亢。
5、药物因素
过量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甲状腺片会导致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需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部分多巴胺类药物也可能短暂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降低时应完善游离T3、T4、甲状腺抗体等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日常需避免高碘饮食,规律监测心率血压,出现手抖、多汗等甲亢症状及时就诊。妊娠期及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提高警惕。
本文链接:促甲状腺激素低是什么情况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132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糖尿病治疗方法
下一篇: 尿糖阴性会得糖尿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