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活动、监测症状、规范用药、预防传染等方式进行保健护理。急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急性肝炎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每日总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适当增加蜂蜜、藕粉等高糖食物补充肝糖原储备,但合并糖尿病者需调整。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动物油脂及油炸食品,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时需限制蛋白质至每日30克以下。
2、限制活动
黄疸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肝脏血流需求。症状减轻后可逐步增加室内活动,以不引起疲劳为度。恢复期禁止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运动后ALT升高者需重新卧床。伴有肝硬化患者活动时需预防跌倒,避免腹部撞击。
3、监测症状
每日记录尿色、巩膜黄染程度及腹胀变化,体重骤增提示腹水形成。关注嗜睡、计算力下降等肝性脑病征兆,出现呕血需立即禁食。发热超过38.5℃可能合并胆道感染,皮肤瘀斑提示凝血功能恶化。居家建议配备电子血压计监测肝病性高血压。
4、规范用药
病毒性肝炎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胆汁淤积者可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但胆道完全梗阻禁用。避免自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肝毒性药物,中药汤剂需经肝病科医师辨证使用。所有药物均需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调整剂量。
5、预防传染
甲型、戊型肝炎患者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3周,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乙肝、丙肝患者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单独存放,皮肤伤口用防水敷料覆盖。密切接触者需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孕妇患戊肝需严格消化道隔离。医务人员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双层手套。
急性肝炎恢复期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23点前入睡以利于肝细胞修复。可适量食用枸杞、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但避免何首乌等有肝损伤报道的中药材。每2-4周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持续异常需行肝穿刺检查。保持情绪平稳,参与正念减压等心理干预,避免焦虑加重肝郁症状。注意气候变化时的保暖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肝病加重。
本文链接:急性肝炎的保健护理http://www.sushuapos.com/show-9-7066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肝脏不好会出现什么症状?
下一篇: 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是什么?